妖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章 董二牛的清晨,亂世第一城,妖地,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平的夏天,清晨是最愜意的時候,微風輕拂,十分涼爽,十分適合補一覺。
廣寧門外,一大片亂搭亂建的窩棚,已經有不少流民起來了。
肚子餓的難受,睡不著,不如早起尋摸一點吃的。
秦省、晉省已經連續兩年大旱,打量佃戶、小地主、小商人破產,成了流民。
為了活命,他們背井離鄉,有的南下,有的來了京城。
北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拯救這些災民,沒有地分給他們,也沒有足夠的工作安置。
只能開粥鋪,讓他們苟活。期待秦、晉的旱情緩解之後,將他們勸返。
董二牛從窩棚裡鑽了出來,昨天只喝了一碗稀粥,身子發虛,餓的出虛汗。十六歲的年齡,一頓飯恨不得吃下一頭牛,現在一天都吃不到一個窩頭。
他想起了五天前,青雲觀的道長來施粥,還發放窩頭。他領了一個雜糧窩頭,自己吃了半個,真好吃!長這麼大,從未吃過這麼香甜的窩頭。
另外半個給了妹妹。
家裡只剩下兄妹兩個了。
娘病死在路上,臨死前拉著他的手,叮囑他要照顧好妹妹。
得想個辦法找點吃的,不然兄妹倆遲早要餓死。
現在不讓進城,沒辦法找工。
其實,他們東來的目的,是想去津門。村裡有去那裡經商的,據說是另一個皇帝的地盤,官府很公道,很容易找到工。
可是,到了北平,軍隊就不讓過去了。
流民鬧了一次,結果官府直接出動了騎兵,騎兵衝殺了兩輪,流民就潰散了。
董二牛當時就在場,他不明白為什麼不能東去。流民也都不明白,但是他們知道脖子再硬,也抗不過戰刀。
南去就是冀省,那裡大部分良田已經變成了韃子的牧場,去了不僅沒有工作,還有生命危險。
南下不成,東去的路又斷了,流民只好來了京城。
幸好,京城開了粥棚。
現在正是夏季,自己再四處找點吃的,運氣好的還能找份工,流民總算吊住了一口命。
~
董二牛帶著妹妹,也跟著流民來了京城。
他看著四周,腦子裡琢磨著吃的,身子卻一動也不動。沒有目標前,他不想動,動的越多越餓,這是一路逃亡積累的經驗。
他的目光看向離他不遠處的一片窩棚,充滿了羨慕。那裡幾乎是這片流民區的中心。
有人的地方,就總有人想得到超越尋常的待遇。
從空中俯視,流民區的中心,有十幾個窩棚搭建的更高大,更堅固。
這些窩棚的四周也更乾淨。
不少漢子在十幾個窩棚裡酣睡,呼嚕聲此起彼伏。
這些漢子的身側放著一些武器,最好的是一把制式的腰刀,大多就地取材,土製的長矛,斧頭,菜刀,甚至只是打磨光滑的木棒。
只為了活命的流民,都刻意遠離中心這些窩棚。
這裡的人從不出去找食物,卻總能吃飽喝足,甚至有酒喝。
他們很忙,是要幹大事的,沒時間去找吃食。
因為這裡的流民足足三萬多人,如此龐大的基數,足以讓他們不勞而獲。
即使同樣活在塵埃裡,有些人也想活在其他塵埃的上面。
~
在流民區,這一片窩棚鶴立雞群,又顯得與周圍格格不入,很怪異。
這十幾間窩棚的中心,是一個更精緻的窩棚,搭繕的茅草都經過整理。四周掛著布簾子,隨著晨風飄蕩。
像一個隱居深山的修士,用心搭建的草廬。
窩棚裡鋪著木板。一個老人躺在木板上,蓋著一條薄薄的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