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章 大基建,亂世第一城,妖地,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田禹來少海已經十天了。

少海已經匯聚了三萬多流民。

根據情報頭子方順的彙報,江淮還有四萬的災民在趕來的路上。

這是淮河流域水災的最後一波難民。

田禹現在並不擔心人多,萊州以後要走大工業的路子,需要龐大的人口,而流民正好填補這個空缺。

根據田禹和趙平芝協商的,以後魯省的流民也會朝萊州府驅趕。

流民的勞動力低廉,有吃有住,就能賣力幹活。

田禹的新生政權正好吃一波人口紅利。

當然,他也沒想當黑心的資本家,每一個奉獻的人都登記造冊,日後海右逐步返還紅利,按貢獻補償。

現在白糖、鏡子的貿易,帶來了大量的糧食,滿足流民的生存完全沒有問題。

這兩種奢侈品的暢銷,也帶動了萊州府百業的興旺,新興的海右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

田禹的臨時駐地離少海不過三十里地,一路騎馬向南,看到的都是忙碌的人群。

現在的少海的北岸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工地。

流民正在平整土地,這裡要建一個巨大的城池。

龐大的流民,全部指望工業、農業消化吸收很不現實。

沒有就業需求,那就創造這個需求。

能吸引這麼龐大人群的,只有大基建。

田禹的野心很大,他要在這裡建一座巨大的城,和一座超越時空的海港。

這些兩項工程全部開展,將流民全用上也不夠,還需要在附近招募漁民。

單靠田禹現在的財政收入也無法支撐,不過他計劃一邊建,一邊使用。

使用創造的利潤,正好反哺後續的工程。

海港可以先建燈塔、防波堤、碼頭之類的基礎設施,建一兩條碼頭先使用,日後慢慢擴建。

等這兩個工程建設完成,流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再讓他們去種地,只怕他們也不願意了。

現在就是為之後的商業化發展提供龐大的工人儲備。

日後的問題,無非是能否有吸納這麼多人的崗位。

但是田禹一點也不擔心,大不了繼續用基建吸收一部分人。

~

田禹計劃用水泥和巨石相結合,建設城池、海港。

周圍的山區,已經同時開工了十餘家水泥廠。

兩家鋼鐵廠也在建設中,即將投產。

流民中有一些工匠,這次正好用上。

有的去了工廠,有的輔助李宗保他們帶領流民上工。

現在每一個工地的工頭都期盼再來一些流民,李宗保給他們規定了工期,要按期完成就需要人手。

每天新流民剛到,就被早已經等候的工頭瓜分一空。

現在,流民不再被人嫌棄,反而成了香餑餑。

~

到了海邊,迎著初升的紅日,田禹登上一塊礁石,看著蔚藍色的大海,心潮澎湃。

這裡是後世的膠州灣,有一個國際港口,每年的吞吐量六億噸。

前方不遠有一個島嶼,在海浪的沖刷下巋然不動。

這是陰島,不過田禹給改了名,叫“紅島”,這也是後世的名字。

他和李宗保商議過,利用建造城池挖出的巨量土方在這裡築堤填海,將紅島和陸地連在一起。

不遠處,李宗保正和一個穿著灰布衣衫的老者交談,不遠處有幾十個人正在丈量。

灰布衣衫的老者是田霍推薦的,叫司馬明,曾主持建造掖縣的海港。

李宗保是城池和海港建設的總指揮,司馬明分管海港的建設。

田禹曾經給他們描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庭院帶著我來到了古代

逍遙客2211

大漢:我為武帝排憂解難

肉肉滴小饅頭

代號財神

北鄉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