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奉天殿,亂世第一城,妖地,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田禹一邊給大伯盛飯,一邊問道:“大伯,太子怎麼突然南逃了?”
田衡解釋道:“一開始形勢對太子有利,宣大的兵遲遲沒來,秦王只有五城兵馬司和西山大營的兵,咱們一直壓著他打。可是突然冒出一個太監拿著虎符調動了豐臺大營,傳皇上手諭,命令他們協助秦王清君側。”
田禹這才瞭解京城的變局,結果如同他所判斷的,但是他沒想到宣大的兵沒有出現,反而是豐臺大營支援了秦王。
原來,戰事初起,太子和秦王都派人去豐臺大營,爭取支援。太子的使者甚至帶去了蓋上玉璽的聖旨,但是豐臺大營緊閉營門,提督稱只認調兵的虎符。
而虎符在皇帝手上。
直到太監持虎符到了豐臺大營。
田衡惋惜道:“再給我們一天,就能平定了京城。可惜!皇上選擇了秦王。支援太子的巡撫、總兵以江南居多,太子只好南狩。”
田禹猜測道:“也許皇帝也身不由己。”
“也許吧,皇宮被圍,太子也沒見到過皇上。”田衡說道,“我們就這麼一路向南。追兵粘著我們,我們也不敢放他們跑遠。我也不知道渡口的具體方位,打算向南撞運氣,看到這邊的煙柱才跑過來。”
田禹暗自慶幸點燃了馬車,當時猜測太子派人去尋找大伯,擔心大伯找不到渡口,錯失了過河的時機。
他猶豫再三,還是告了太子一狀:“太子渡河之後,就派人來燒浮橋,說你們已經全軍覆沒。”
田衡苦笑道,“太子預估的沒錯啊!我帶了三千騎兵斷後,你看看,帶過河的不過三百多人。如果不是你搭了浮橋,大伯今天就交代了。”
田禹不知道情況,驚訝道:“豐臺的騎兵什麼時候這麼能打了?”
五城兵馬司平時管的是緝盜、巡街、錢財糾紛之類的事情,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屬於搖旗吶喊的角色。
如果只是西山大營和豐臺大營,大伯他們打不贏也可以從容地撤退,因為大伯的兵不少是和北境的韃子打過仗的,不是這兩個大營可比的。
可眼前,大伯的兵太慘了,如果不是自己帶人接應,就在北岸全軍覆沒了。
“就邊豹那個蠢貨,能攔著我?”田衡嗤笑道,“我們半路上就甩掉了他們,但是宣府出了兩千名騎兵,和邊豹匯合後,一直狗皮膏藥一樣糾纏著我們。”
敵人兵力佔優,還有兇殘的宣府騎兵。
田禹終於明白,為什麼大伯打的這麼辛苦。
田衡傲然道:“雖然我的兵打殘了,宣府的兵也好過,一開始的兩千人馬不剩幾個了,現在追擊我們的,是增援的一千宣府騎兵。”
~
大家飽餐了一頓,田衡叫來田禹,“他們要重新紮浮橋,我們該撤了。禹兒,你們也走吧。”
見大伯還是堅持讓他去萊州府,田禹低聲道:“大伯,何不一起走?”
他一點都不想讓大伯去追隨那個豬頭太子,一家人一起去萊州,靠著自己超時空的知識,完全可以過得很滋潤。
詩人怎麼說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田衡苦笑道:“咱們的族人已經去了金陵,我能去哪裡?你們還是快走吧,我聽說魯省的巡撫有意投靠秦王。”
“可是,大伯,良禽擇木而棲,忠臣……”田禹繼續勸道。
可是不容他把話說完,田衡就拍拍他的肩,說道:“不要擔心我。太子的基本盤在江南,再向前就進入了淮河流域。宣府的騎兵敢追,兩淮的兒郎會讓他們好看。”
田禹見大伯意志堅定,只好作罷,他雖然不能接受大伯的選擇,但是他理解一個封建士大夫的忠心。
從小生存在皇權社會,接受的是忠君報國的理念,不是一時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