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少爺的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節,養女鋒芒一一千金嫡女,軒少爺的娘,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了屋子,在桌邊坐下。

僕婦們端了茶點上來。玉娘使喚著自己的丫鬟帶著珠兒出去說話逗悶子,然後又揮著手把屋子裡侍候的僕婦打發了,看樣子兩人是想聊些體己話。

話說這王芳菲與這個玉娘是什麼關係呢,怎麼又是姐啊妹的,彷彿親熱無比。

卻說王芳菲乍來熙京,就碰到王爺有了女人的打擊,偏生她還在若櫻面前吃了癟,孃親也不幫她,她心情鬱悶之下便專程去護國寺進了一趟香,想讓菩薩保佑湘王能早日明白自己的一番情意,也順便在菩薩面前詛咒了若櫻幾句。

王芳菲在捐功德銀子時,卻發現自己所帶的荷包不見了,問身邊的小丫頭珠兒,珠兒也摸頭不知腦。

這不免令王芳菲心中一驚又一急,這荷包裡不但裝有銀子,且還有一些她看得很重的私物,皆是王爺無意中賞賜給她的,她常日裡當寶一樣隨身攜帶著,這會子卻全丟了,心疼得她跟什麼似得,當場灑淚護國寺。

不早不晚,玉娘恰好也來護國寺進香,巧的是她正好也來捐功德銀子。

玉娘見王芳菲很著急,同是女人,便好心的安慰她不要著急,荷包可以慢慢找,還非常熱心的幫王芳菲捐了不少功德銀子。而後,她更是陪著不停掉淚的王芳菲在護國寺裡找尋了好幾個時辰,功夫不負苦心人,最後她們終於在一座菩薩的寶座底下,找到了王芳菲的那個荷包。

喜的是荷包裡面的物事一樣不少,就是銀子也未少一錢。

俗話說的好,落井下石者多,雪中送炭者少!王芳菲自打這護國寺得了玉孃的幫助,心裡就非常感激她,兼之玉娘能說會道,妙語連珠,比那解語花還要解語,幾句話就哄得王芳菲煩悶頓消,兩人出了護國寺之後,就親熱的以姐妹相稱了。

玉娘告訴王芳菲,她家經營著錦繡坊,熱情的邀請芳菲有空就去那裡陪她坐坐,說說體己話。玉娘此舉甚得王芳菲之心,她正愁滿腹苦惱沒個傾吐處呢!故而她經常借買繡線之機去找玉娘,一來二去,兩人就越發親密無間,與旁人大不相同了。

玉娘畢竟比王芳菲年紀大,人生經歷也豐富,王芳菲遇著什麼事情都會向玉娘討教一二。玉娘呢,也不虛情假意的推辭,什麼事皆能幫王芳菲拿個主意。

比如玉娘就常告誡王芳菲要沉住氣,先穩住王爺和若櫻,在他們面前落個好印像,然後慢慢籌謀,等待合適的機會再說。

王芳菲聽了這玉孃的主意,改變了許多,也果真收穫不小,至少王爺現在看到她的話,臉色會比先前和緩許多,不再冷漠以對了。所以王芳菲如今越發依賴玉娘了,有個什麼事就會找個藉口來錦繡坊。

待下人一走光,王芳菲就著急的道:“玉娘姐,王爺不日就要啟程回封地去了,也會把那個女人帶回去,我現在該怎麼做?”

玉娘白皙的面容依舊含著貼心的笑容,僅僅是那雙精明世故的眼睛輕快的眨了幾眨,“哎呀,我說妹子,就是你們王爺帶著她回封地,這也無妨啊!那女子左不過就是你們王爺的一個妾侍,委實對你沒妨害,你再不堪也和王爺有這麼多年的情份,豈是隨隨便便就能被旁人取代的。”

“……話不是這樣說的啊……”王芳菲的臉上怨氣十足:“自打王爺收用了她後,便……眼中心中只看得到她一人了,因小妹我以前沉不住氣,做了一些事,使得王爺因那個女人之故惱了我,現如今王爺對小妹越發冷淡了……怪只怪那女人生了一副狐媚樣……”

王芳菲的臉因嫉妒與恨意深重而扭曲著,再不復那份清麗動人。她能向玉娘說出這番話,真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這些話不亞於讓她承認,她所謂的和王爺的情份,不過是她一廂情願的自欺欺人罷了,純屬子烏虛有的臆想,指不定她在王爺心目中連那個女人的一絲指甲兒都比不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今夜難眠

形如玉

農女種田忙:王爺靠邊站

荷裴

我出村那天,全世界詭異都瘋了

三斤葡萄

影后的軟飯女友

時微雨

花開花落暮回首

消失的星辰雨

坐懷豈能不亂

醉後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