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軒逸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章 稻魚,楊氏崛起之啃孫成仙,臨軒逸雲,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聽著楊弘遠所言眾人也知是自己貪心了,不過楊伯橋還是說道:“成照說的也不無道理,且不說洞庭湖裡的六十餘成魚,再多百條靈魚我楊家怕是也養不起。”
“那還不讓多吃幾條。”楊懷仁小聲嘀咕道,沒想到被旁邊的楊成照聽個正著,惹得飛來一腳。
“祖爺爺說的不無道理,金鱗鯉成長週期不短,從魚苗到成魚至少三年,中間還需大量靈物餵養,消耗確是極大。
所以孫兒想僅在這洞庭湖中放入百條靈魚苗,挺過這幾年,洞庭湖養數百餘尾靈魚是綽綽有餘,而其餘靈鯉苗明年開春後我準備放入靈稻田中。”
“靈稻田?”眾人又被楊弘遠的想法驚異到了,畢竟大家只知靈田種靈稻,哪有養魚的。
楊弘遠解釋道:“不錯,每年插秧完畢,正好把生長一年的魚苗放進靈稻田中,靈魚在其中可食稻葉,可吃稻蟲,可尋稻花。
而靈魚在稻田中游動,靈魚可除草,可鬆土,可育肥,利於靈稻生長,二者共生促進,待得秋季收稻捕魚,一舉兩得。”
在場眾人這次真是被驚到了,做了一輩子的靈耕農,聽得此言如何不明白稻魚共生,道理簡單,可祖祖輩輩也未曾發現。
想想也是,高階修士如何會耗費精力推演農事,而靈耕農又怎能輕易獲得靈魚,更不用說把二者聯絡起來。
楊伯橋老爺子更是激動莫名喃喃道:“楊家幸甚,楊家幸甚,合蓋我楊家大興!”
在場諸人本來還對前面分魚之事有情緒,畢竟一家的一盆魚湯裡只有拳頭大的一塊魚肉,聽的此言,怕是以後都有吃不完的靈魚了。
老爺子前面不捨得吃,是因為擔心這六十餘尾靈魚吃完了就沒了,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如今魚苗已孵化而出,且又有這稻魚共生法,豪氣的一揮手,五尾靈魚就被撈出了洞庭湖。
不過魚苗剛剛孵出,還需在這育苗池中養上一年,且第二年靈魚再次產籽,還需精心培育,這樣魚苗才能持續長成,保證年年都有靈魚苗。
第二年春天剛剛插秧完畢,楊家靈田中不知不覺便多了許多靈魚,因魚苗大的也不過巴掌大小,倒也未引得人注意。
剛把魚苗放進去,楊弘遠還有點擔心,畢竟放進去的是鯉苗,所以在三才靈牒的幫助下,楊弘遠特地挑選了百尾靈力濃厚的優良靈鯉苗放進稻田,而其餘放進洞庭湖任其自行生長。
也不知是否受靈田稻穀影響,稻田中的靈鯉全身鱗片金燦燦,雖說其體內孕育靈力遠遠比不上洞庭湖中同期靈鯉。
但明顯個頭更大更為肥碩,其生長週期相較赤尾金須鯉明顯縮短,經楊伯橋確認其大抵可算下品靈魚,楊弘遠這個起名狂人喚曰:稻花金鱗鯉。
秋季,稻田翻滾,金燦燦的稻穗隨意的彎向一邊,只見靈田中不時一個巨大的水花濺起,一尾金紅色靈鯉躍出水面,對著低頭的稻穗咬去,不時引起青樹村村民的一陣驚歎。
今年春靈魚剛放進去時,因為魚苗只有巴掌大小倒也未引起人注意,可是進入秋季楊家靈田中不時地水花終於被左近的鄉鄰發現,楊家這靈稻田裡居然有靈魚。
訊息傳開瞬間在整個青樹村引起轟動,畢竟一尾法階下品的靈魚也要將近一枚玉幣,看楊家靈田的動靜,怕不是有百餘尾,這就是近百枚玉幣啊,對於靈耕農而言可是一筆鉅款了。
此時隨著靈稻逐漸成熟,靈魚也越見肥碩,楊家不得不日夜派人巡護靈田,以免有人鋌而走險來偷盜靈魚,幸而自家已完全從老宅搬來西山腳下,就近看護倒也方便。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金秋十月,楊家眾族人傾巢而出,平時極少踏足靈田的王清凌也赤足進了稻田抓魚,楊懷函、楊懷勇一眾小叔小姑更是玩的不亦樂乎,滿田的稻穀今年倒無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