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楊家燒鍋四十一,楊家燒鍋,張鳳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十一
水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不到三天功夫,城裡已經進好多水,堤壩並沒有決口,應該是滲進來的。在吃早飯的飯桌上,褚爺爺對楊宗說:“孩子,看樣子,今年的水可是不小,該做準備了。是走還是留呀,心裡得有一個譜。要走就趕緊收拾東西,如果不走,抓緊把怕淹的楞起來。老話講,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下江可能是不一樣,都快進八月了,咋還有這樣大的水呢?俺活了七十多歲,頭一次見過。俺看這架門不太好,水已經快與大壩平槽,足足漲了有八尺。再漲下去,用不了一天,恐怕就得冒漾1。”【註釋】1冒漾:方言;溢位。
現在是民國二年的八月二十八日,陰曆七月二十七日。時間過得真快,楊宗、六奶奶已經開了十六年的燒鍋。這世間變化得讓人眼花繚亂,昨天的事兒還沒有弄明白,今天又換新的說法。像三姓的名字,就改來改去的,初來叫三姓副都統,然後改設依蘭府,再改依蘭縣,沒過兩年又叫依蘭分巡兵備道,不過一年又改成東北路道,幾個月後為依蘭道。變來變去讓老百姓迷糊,無奈,老百姓只好自己叫自己的,乾脆簡單點就叫依蘭縣,誰管你什麼道,什麼路的呢。不想朝廷也變了,去年間突然皇帝都沒了,說什麼共和,連辮子都不讓留。老百姓都是磨道上的驢——聽呵!官家說咋地就咋地,老百姓想的是,如何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楊家燒鍋也有很大的變化,不僅僅是楊宗、六奶奶已經到了不惑之年,其它幾位老人也相繼過世,只剩下褚老爺子。一代新人換舊人,六奶奶又生兩個男孩,分別是小十楊樹青,小十二楊樹春。小五楊樹山已經長大成人,成為一個大小夥子,一般的活兒都能插上手,幹什麼事情還都是有板有眼的,不太讓大人操心。也許是結合六奶奶和富德業的特點,楊樹山心思縝密,遇事有主見。而且心思比較重,記恨一件事,許久不會放下。但在整個家庭環境的薰陶下,還是很有德行的,品行也很好。小七楊樹森十五歲,說是六奶奶的孩子,還不如說是公孫麗秋的孩子。從打斷奶以後,幾乎是長在麗秋家裡,麗秋始終未婚,把小七當成自己的親侄子,或者說是兒子一樣。麗秋溺愛孩子,把小七嬌慣得不像樣子,他想得到的東西,只要能夠賣的、能夠做的、能夠借的,一定要給他弄到手。為此,六奶奶沒少與麗秋拌嘴,大多數都是因為六奶奶心疼麗秋,不忍心叫真而敗下陣來。最後導致小七是說一不二,驕橫跋扈。有麗秋撐腰,楊宗也拿他無可奈何,只好將就他,哄著勸著唸完三年私塾。下學後,幫助家裡跑跑外,購買一些東西、送一送貨,除此以外就是吃、玩。小十、小十二年紀還小,一個十歲一個八歲,兩個孩子的性格比較憨厚、老實,有些隨楊宗。有人說:三歲看小,十歲看老。小十上學三、四年,手板沒少捱打,字還是認不得幾個,吭哧癟肚地連一篇文章都讀不下來。讓他最感興趣的是車馬,趁爹孃不注意,趕緊跑出去找公孫大爺坐馬車玩。小十二則是膽小怕事,乖得和小綿羊一樣,褚老爺子也這樣稱呼:綿羊,其它的則是公羊、野羊、山羊。他每天放學就呆在家裡,從來不和外面的孩子玩耍,有事兒沒事兒喜歡跟著他爹。“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命根子。”老兒子也是楊宗的命根子,天天帶在身旁,哪怕是外出談生意、參加宴會,都要帶著他老兒子。小十二天天跟爹進酒坊,從六歲開始,楊宗就教他如何燒酒,如何做酒麴子,他也有模有樣地跟著學。
聽褚老爺子說要漲水,楊宗也拿不準主意,抬頭看看六奶奶。六奶奶瞧見,笑笑說:“你瞅俺幹啥?你是掌櫃的,你說了算。”
“你可拉倒吧,我啥時候說了算過?我幹活還行,你想咋辦就咋辦,我不管。”楊宗知道自己不能做主,直接交個實底。
六奶奶嘆口氣埋怨他:“你啥時候能硬撐一點,自己弄出個章程,啥都指望俺。有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