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6章 請君聽這一聲龍吟!,進擊的大明鐵騎,省墨,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延宜因為沒了官身,所以也沒有去早朝。

他甚至都沒有進入紫禁城,在午門外看著今天剛貼出來的邸報。

朱常洛已經在魏忠賢那裡得知了昨夜內廠的行動,所以今天早朝時,他提出的一條鞭法和考成法,再也沒有收到阻礙,順利得以透過。

方從哲病了這麼久,很詭異的今天參與了早朝。

朝會之後,由內閣擬旨、司禮監批紅蓋印的聖旨,正式的頒佈天下。

一般來說,皇帝的旨意的輸出有著以下幾種形式。

第一種是口諭,一般都是由皇帝親口交待某人辦理某事,而不會付諸於文字。

第二種叫做中旨,也就是皇帝本人(司禮監)頒發的,沒有經過內閣。

之所以不經過內閣,基本上都是內閣不同意的。

皇帝一旦採用發中旨來辦某事,就意味著他沒有獲得內閣的支援。整個明朝,這樣的中旨也沒發出去多少,畢竟皇帝也是要臉面的。

奇怪的就是,皇帝發出去的中旨,往往還都不起什麼作用。

大臣也很恥於接到這樣的旨意,拒不奉詔成了常態,然而也沒人管。

就拿明朝的張居正來說吧,他父親死了,按道理他應該要回家守孝三年。

可張太嶽沒有這麼幹,一來是因為當時他的改革正在風頭浪尖上,諸般事務繁忙,實在是離不開。

二來,他一旦離開朝廷中樞三年,再回來之時,大明也未必是他說了算的了。

所以,皇帝也假模假樣的發出了中旨挽留他,稱是因為朝廷離不開他,謂之奪情。

可即便是這樣,張太嶽也差點成了眾矢之的。就連他的學生,都上奏摺罵他,也開了明朝之先河:以學生的身份彈劾老師。

老張差點拿劍抹了脖子,好不容易才將這事兒平了下來。

所以,中旨就像聾子的耳朵,大家都知道有這玩意,但大家也都知道,這玩意球用不頂。

太祖九泉之下,要是知道了他後代的中旨就跟擦屁股紙是一樣的,估計能掀了自己的棺材板。

第三種,就是由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的聖旨。

這種就是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了,中旨有人敢於駁回,還能收穫個直臣的美名。

但若是有人敢對這樣的聖旨拒不奉詔,那他的九族就會先跳出來,掐死他。

因為拒不奉詔,叫做謀逆。

而謀逆,是要誅九族的……

白紙黑字寫了出來,由內閣發文頒佈天下,基本上就成了定死的事情了。

出乎楊延宜意料的是,朝廷明文修改了考成法的施政方針,並沒有完全照搬張居正的那套。

考成之中關於稅收的問題,也得到了完美的解決。

州府會根據當地的收成,將自己管轄的區域定為甲、乙、丙三等。

甲等者,按照朝廷欽定的賦稅標準來進行徵收。

乙等者,將由各州、府上報給行省長官,再由一省長官定奪,按照尋常標準的或六成、或七成來進行徵收。

丙等者,也就意味著受了大災了。這時就不是收地稅的問題了,而是朝廷應該立即賑災、安撫流民了。

同樣,乙、丙兩等都會由各省的御史負責查驗,乙、丙兩等都需要皇帝的批准。

朱常洛只跟他討論過,要借通奴案,來推行這改革,但沒有具體細說改革的細項。

方從哲的退隱,現在看來明顯是他的一步棋。

因為,方從哲重新到內閣上班,萬曆也在廷議中要求執行一條鞭法,而方從哲,竟然直接拿出了一百多人的名單。

這些人都是經過他精心挑選的,將被下放到地方,完成田畝的丈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進擊的大明鐵騎

省墨

幹宋

任鳥飛

我生活在初唐

江中小蝦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