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9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進擊的大明鐵騎,省墨,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船上漂了幾天,又走了十幾天的陸路,朝鮮李氏國王一群人,總算抵達了京師。
袁可立沒有慣著這些朝鮮人,而是按照規矩簽發了火牌,由驛站負責這一百多號人的出行和吃住。
雖然說,一路上的各個驛站也的確給予了他們最高規格的接待,但驛站的伙食畢竟比不得在他們自己國內那麼精緻。
所以,等到朝鮮群臣一行人到達京師時,他們已經跟難民沒什麼兩樣了。
朱由校也同樣沒有慣著他們,外國人在國內超人一等的待遇,讓後世的他已經非常不爽了。
現在這幫難民不思守土,而是在短短半個月之間就丟失了朝鮮全境,更是讓朱由校鄙夷不已。
本來朝鮮國王按照規制,應該是屬於親王一等的,照例應該由禮部尚書負責接待。
但時任禮部尚書的吳道南剛一開口,就被朱由校斷然否決,改由禮部郎中負責接待和安置工作。
沒有出城迎接,也沒有任何的禮儀活動,就把這一百多號人隨便找了個驛館住下了。
關於朝鮮,朝堂上也爭吵了有一段時間了。
有一派認為,朝鮮一直是大明屬國,太祖曾經親口言朝鮮乃“不徵之國。”
既然如此,那大明就有義務幫助收復朝鮮,再還政給李氏。
至於回報,那是沒有的。泱泱大國,自有大國的氣度嘛!
另一派則認為,既然皇臺極已經佔據了朝鮮,那建奴的兵力勢必會被分散。
為今之計,應該集中兵力拿下遼東的瀋陽、遼陽,安撫遼民,鞏固邊防。
至於朝鮮嘛,等到遼東形勢穩定之後,自然也是要拿回來的。
畢竟皇臺極在朝鮮,他是有水軍的。
一旦皇臺極在朝鮮成了氣候,其水軍隨時可以抵達大明腹地,禍患無窮。
可是楊延宜,他現在在哪裡,有沒有入朝鮮作戰,朝廷現在還不知道。
他也沒有隻言片語傳遞回來。
朱由校跟內閣和軍機處商議了許久,他有一個想法,但現在還不好說。
那就是遼東我也要,朝鮮我也要!
遼東本來就是大明的國土,寸土不可流出,這是沒有任何商議的。
但是朝鮮,未必要還政給李氏。
我大明是從建奴手裡搶來的,又為什麼要還給別人呢?
別跟我說什麼泱泱大國的氣度,大國之側,不容其他人酣睡,這才是大國氣度!
因為在後世的歷史上,皇臺極也確實是征服了朝鮮的,後期更是有不少朝鮮士兵,跟隨建奴進入中原作戰。
內閣的閣臣們在領略了小皇帝的心思後,驚詫者有之、疑惑者亦有之。
朱由校沒有管那麼多,朝鮮後世分裂為兩個國家,其中南朝鮮,也就是那群韓國棒子,給他沒有留下半分的好印象。
現在既然皇臺極送了這個大禮,正好乘勢而為將朝鮮納入大明國土,何樂而不為?
但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楊延宜在前線作戰效果如何。
他如果能拿下瀋陽、遼陽,那將建奴趕到朝鮮暫住,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如果拿不下瀋陽、遼陽,而是讓建奴在朝鮮站穩了腳,又有遼東這兩顆釘子。
那大明將提早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中,尤其是皇臺極以水軍直達大明腹地這一招,實在是想起來都會覺得疼。
朝廷商量了幾日,終於等回了遼東的來信。
開原副總兵高貞,寫了一封軍報給朝廷,言明開原無恙,而鐵嶺亦重由熊廷弼所佔據。
熊廷弼本來是要押送回京師的,但楊督師大手一揮,陣前許他戴罪立功,讓他重新回了鐵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