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3章 開原八百里急報!,進擊的大明鐵騎,省墨,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孝端太皇太后當天下午,就把新城侯王國興,永年伯王明輔、永寧伯王長錫這三人叫進了宮,面談了一個多時辰。
第二天,一位侯爺兩位伯爺,就將那些不法收入上繳了國庫。
現銀就有近三百多萬兩,金珠玉寶無算,良田共計五千多頃,明朝時百畝為頃,可見這是極大的一塊土地了。
但他們畢竟是太皇太后的親兄弟,這些不法收入退還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其餘的淮安侯李承晚、武清侯李存善,朱由校可沒跟他們倆客氣,這兩位是李太妃(原來的李選侍)的家人。
這兩人,與霍維華和崔呈秀兩個倒黴蛋一起,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
但這三個衙門裡的堂官都是遞交了辭呈的,現在既然有活幹,也就這麼不清不楚的幹了起來。
隨著這五人的入獄待審,天啟元年的反貪案也落下了帷幕。
朱由校倒是大手一揮,北直隸皇田有兩萬多頃,連同之前那五千頃,一併由順天府尹沈應文,退還給百姓。
是退還,不是賣,也就是說這些田地是免費發放給百姓的,按照朝廷的正常賦稅納稅即可。
但朱由校有一個明確的要求,那就是前兩年,地裡只可以種番薯,朝廷對於這些田賦,也只收番薯。
他一直都記得,光宗駕崩前,念念不忘的就是百姓如果有了番薯,就有了飯吃。
朱由校親筆所提的“永不加賦”,已經在九門外懸掛,昭告天下。
隨著這退田令一出,百姓們自發的聚集到午門外朝拜叩首,三日不絕。
楊延宜也終於足額領取到了軍餉,開始對外招兵。
徐光啟督辦製造的五千支遂發槍,也交付給了楊延宜。
實木槍柄上還刻有一行小字。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不僅如此,徐光啟還針對竹筒雷的特性,研製了新型的手雷。
他將竹筒的材質更改為鐵製,因為他認為爆炸是因為火藥燃燒氣體膨脹所致。那換作鐵皮後,燃燒更加充分,且鐵皮也會成為傷敵的利器。
不得不說,徐光啟自從被楊延宜點撥那蒸汽機的原理後,是開了竅了。
經過他新研製的手雷,比原先的竹筒雷要稍重一些,但威力卻是至少大了三成以上。
遺憾的是,即便有了足夠的糧餉,募兵卻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
北直隸的百姓大多比邊民富庶,在這明末時間,從軍乃是最下等的選擇。
所謂賊配軍這種固有觀念,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的。
為此,楊延宜也急的嘴上都起了泡,他又不願意去吸收那些軍戶裡的老油條,不得已到離京城更遠的地方去募兵。
就在這一片欣欣向好之際,從廣寧八百里加急的軍報,打破了一切平靜。
朱由校收到了熊廷弼的奏報,立即召集百官議事。
而那些遞交了辭呈的官員,此時也顧不上臉面了,齊齊來到了乾清宮。
熊廷弼的奏報中,指責王化貞輕敵,以至於被內奸孫得功開啟城門,將瀋陽獻給了建奴。
他自己考慮到鐵嶺已不能守,遂帶領本部兩萬軍馬,前往廣寧以拒建奴。
王化貞從寧遠發回來的奏報,則是怒斥熊廷弼拒不派兵救援瀋陽,對熊廷弼則多有指責。
楊延宜由於去了北直隸募兵,目前不在京城內,朱由校一時沒了依仗,頓時有點慌神。
方從哲仔細的查閱過奏報後,問出了那個關鍵的問題,他說道:“熊廷弼竟然敢棄守鐵嶺!那開原呢?”
“開原尚未有訊息傳回來,閣老,您是擔心開原也丟失了嗎?”
朱由校一邊命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