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0章 朱由校反貪,進擊的大明鐵騎,省墨,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有甚者,實在推脫不開,借高利貸去交錢的也有。
楊延宜嘆了口氣,來到幾位閣臣面前,說道:“陛下憂心國事,是勤勉之君,乃是大明之福啊。”
這番話說的情真意切,沒有絲毫阿諛之色。
因為,後世的木匠天子朱由校,可是什麼事情都不管的,都交給了九千歲去霍霍。
後世的歷史上,那位九千歲把原本就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再次架在火上烤,以至於無力迴天。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絕大部分的官員還都是相對清廉的,不該收的錢,基本上沒有怎麼收。
如果因為陛下想要改革、想要好好的治理國家而又推行不下去,久而久之,心灰意冷放任國事不管,那他們這些閣臣就是罪人。
楊延宜這一番話說下來,也讓閣臣們紛紛點頭,以示同意。
方從哲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既然陛下有銳意進取之意,我們這些閣臣不能傷了陛下的心,更不能讓陛下就此沉淪。”
“如今看來,抓一批、嚇一批,先處理部分貪汙過甚的官員和勳戚。這樣一來,一是能充盈國庫。二來也能以儆效尤,一改風氣之新。”
楊漣將手裡的紙張,抽了幾張出來,拍在桌上說道。
幾位閣臣都聽出了楊漣話裡的意思,極有默契的在各自的卷宗中尋找了起來。
原本只是在討論官員的事情,楊漣卻加上了“勳戚”二字。
這屋裡的人,沾上毛比猴都要精,如何聽不出楊漣話裡的意思。
不一會兒,淮安侯李承晚、武清侯李存善、新城侯王國興,永年伯王明輔、永寧伯王長錫、原內閣次輔韓曠、原兵部侍郎張鶴鳴、吏部文選司郎中霍維華、御史崔呈秀等人的卷宗就被翻找了出來。
其中勳戚佔據了絕大部分,韓曠和張鶴鳴則純粹是因為與晉商和販賣軍火那些事兒。
其實這倒不是閣臣們故意拿勳戚說事,而是現在的文官普遍還是有節操的,不該拿的基本上都沒有拿。
如果把那些人都算進去,那這內閣裡都要抓出來兩三個才行。
起碼孫如遊、劉一燝,這二人是深諳和光同塵的老手,說是鉅貪,冤枉他們了。
但要說他們是兩袖清風的清官,那也是扯淡。
就連方從哲,也有他兒子的那座酒樓說不清楚。
但勳戚就不一樣了,霸佔民田、賣官鬻爵一類的事兒可沒少幹。
崔呈秀是個例外,他的卷宗是楊延宜特意翻找出來的。
這位崔御史,在做河南道御史的時候,以拿住人家的把柄為由,大行敲詐之能事,狠狠的撈了一筆。
本來他的卷宗也不算太起眼的,但楊延宜卻一眼就看到了,這位日後的“五虎”之首。
人選已經敲定了,怎麼說服那位小爺,各位閣臣又沉默了,齊齊望向楊延宜。
楊延宜無奈,知道這事兒還得自己出馬。
他拿著這些卷宗,思考了片刻,推開了門。
三月底的北京城依舊寒冷如東,冷風如同刀子一般,凜冽刺骨。
朱由校就那麼坐在臺階上生著悶氣,口鼻中撥出的白氣升騰起來,彷彿怒目金剛似的。
王安陪在一邊,無所適從的樣子。
楊延宜看到王安後,對他使了個眼色。王安會意,悄悄的就退到了內閣值房中。
楊延宜在朱由校身邊坐了下來,將雙手放在嘴邊呼了口氣,緩緩說道:“陛下,您知道,如今大明的癥結在哪兒嗎?”
朱由校本來以為他是來勸自己的,但聽他這意思,明顯不是,於是愣住了,說道:“你倒是說說看。”
“皇親國戚的供養,佔據了朝廷四成的收入,而他們卻廣納民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