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章 醫書被改,不知幕後是何人?,進擊的大明鐵騎,省墨,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皮紙,走到桌子後面,將抽屜裡的那包番薯幹拿了過來,遞給了楊延宜。

楊延宜拿起一看,這很明顯就是紅薯幹。

他拿起一塊放在嘴裡仔細的咀嚼了片刻,確定了這就是紅薯!

清朝老百姓的日子,比明朝的還要苦得多。可清朝卻發生了人口大爆炸,人口總數比明朝翻了六七倍。而紅薯,就是這人口爆炸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楊延宜仔細的回味著這口感,不會錯的,這就是紅薯。

紅薯耐旱、產量又極其的大,儲藏也非常方便!完全可以做主糧來進行種植!

想到這裡,楊延宜一把拉住徐光啟的袖子,焦急的問道:“徐大人!這紅薯是從何而來啊!”

徐光啟不知道他為何會如此激動,但還是小心的回答道:“在嘉靖年間,由商人從呂宋引進的,後來李神醫說這種番薯吃多了會傷身。但我並不信,所以將它用作平日的零嘴。”

“李神醫?”楊延宜回想了一下,說道:“李時珍嗎?”

徐光啟從桌上找出一本書,翻開看了片刻,遞過來說道:“喏,楊大人您自己看吧!”

楊延宜接過一看封面,正是“本草綱目”。

他將書翻開,找到了描述紅薯的那一頁,上面寫道“味甘平、微毒,中滿者不宜多食,能壅氣,多食傷身。”

楊延宜仔細的看過書頁後,確定本草綱目上面真的是這樣寫的。

他將書本合上,緩緩放在一邊,心裡充滿了疑惑。

他雖然在後世並沒有讀過本草綱目,但番薯是無毒的!上面怎麼會寫著微毒呢?

徐光啟本來想將話題轉移到他的火銃上面,可眼見楊延宜卻將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這毫不起眼的番薯上。

見到他一臉魂不守舍的模樣,徐光啟有意與他交好,以便推廣自己研發的火銃。

於是,徐光啟說道:“李神醫雖然已經仙逝了,但他的傳人還在世,並且就在北京。大人若對此有所疑問,咱們前往一問便知。”

聽到徐光啟這麼說,楊延宜如夢初醒,他點了點頭說道:“徐大人,不知您下午是否有時間呢?”

徐光啟將那包番薯幹收了起來,又將羊皮紙放好,便準備跟他一起去找李時珍的傳人。

因為他也對李時珍提出的番薯有毒存疑,所以才會將這個作為日常的零嘴。

他平日裡廢寢忘食的搗鼓那些科研發明,難免有時會錯過了飯點。而這番薯幹口感甜,飽腹效果又好,便被他作為了零食。

兩人出了工部,在街上攔了輛馬車,行駛了不到半個時辰,來到了一間醫館門口。醫館門口掛著塊牌匾,上面寫著“濟世草廬”四個大字。

有不少百姓手裡提著一包包由牛皮紙包裹的藥材,千恩萬謝的出了門。

兩人進門之後,只見到一個鶴髮童顏的老者,正閉目在給一位老嫗把脈。

那老嫗身上的衣服補丁挨著補丁,但縫洗得很乾淨整潔。

她看著閉目把脈的大夫,臉上寫滿了惶恐。

那老者把完脈之後,又詳細詢問了一下病情,便操起桌上的毛筆,開始寫起了方子。

等他寫完之後,身邊一個小廝接過方子,就準備去抓藥。

那老嫗嘴巴張了又張,漲紅了臉說道:“劉神醫,這藥多少錢啊?”

老者張開眼睛看了看那老嫗的衣著打扮,說道:“一個大子!”

老嫗一愣,她哆嗦著在兜裡掏了半天,摸索出來一個布包。

又小心的將布包一層一層揭開,彷彿裡面是極珍貴的物件似的。解了半天,在裡面摸索出來十幾個銅子兒,全部放在了桌上。

那老者捋了捋白花花的鬍子,鄭重的在裡面拿出來一枚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進擊的大明鐵騎

省墨

幹宋

任鳥飛

我生活在初唐

江中小蝦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