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動師之導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嫡庶尊卑,海猿人魚叛亂史,魂動師之導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祖上不是漢人,不太會讀漢文。還有梅司呢?我怎麼這幾天都見不著他?”
女眷們發出嗤嗤的笑聲。
梅安氏面上倒沒什麼不快,但對於她這麼直接地問丈夫的事情,言語不禮、面有羞色,道:“大媳婦兒,你應該稱司哥兒夫君。罷了,既然如此,你跟著幾個妹妹一起上學塾吧。”
******
阿流娘改換了宋人的衣衫,越州治下盛產絲綢,她也得以輕羅軟衫,一身撒花天藍衫子更襯得膚如凝脂、靨若煙霞。丫頭鳧兒拎著文房籃筐,引著她往梅氏家塾裡去。
不想家塾裡竟是有男子的。路上遇到一個穿月白色團蝠紋錦袍的清秀公子,和一個穿秋香色織錦緞外衫的高額大眼的少年。大眼少年見她們過來,大大方方地上前揖道:“大嫂子有禮。”是次房梅庭訓的兒子梅崇,字行山,族裡排行老四。“四弟有禮。”阿流娘學著樣子福了一福。少年介紹道:“這位是盧元徽(慕璇)盧公子,同我們一起上私塾的。”那清秀少年看上去有些弱質,但一雙眼睛多情粼粼如水波,風流不減,他禮數週全地上前揖道:“梅大娘子,唐突了。”
阿流孃的眼睛毫不掩飾地亮了起來。
梅崇笑道:“哎呀,慕璇兄,真是讓你在我們家呆多了,女眷迴避也忘記了。”
******
蕭大娘道:“梅氏祖上由吳郡而來,世代簪纓,名門大族,家風高潔,本來是不提倡納妾的,男子若無出,四十歲後可以納妾。但自遷至錢塘梅里後,有一段時間遭遇瘟疫,子孫凋零很厲害,故而才放寬了禁忌。如今梅里的梅氏分成兩個大支,一支就是司大公子所在的長房,門風很嚴,三代出了三個進士,司大公子又是會元,只可惜大老爺去得早。另一支就是次房,也即蕭太君的次子,梅庭訓二爺,太君如今跟著次房過。他們於子嗣上很要緊,故而人丁興旺,祖蔭官職,也出了兩個舉人。兩家關係甚密,學塾都是一起上的,你所見的妹妹們也多是此枝的。
那三個妹妹,穿水紅蟬翼紗上衣的、穿鵝黃浮光錦外衫的和穿青綠緞子披襖的,分別是五姑娘緋寒、六姑娘玉寒、七姑娘清寒。玉寒是梅崇的嫡親妹妹,任性偷懶一些。緋寒和清寒則為庶出。緋寒詩書才高,清寒守禮明節。”
“什麼是嫡庶?”
蕭大娘非常吃驚:“司大娘子,你連這個不知道?聖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檢視家庭的綱常結構,就可得出社會的組織結構。朝堂上有君臣之分,家宅內就有主僕上下,尊卑分明的一對對偏正結構。一個家庭,主君、主母就是主,其餘妾氏就是奴婢,妾雖然可以伺候主君、生孩子,但她們的人身和孩子的人身,都屬於主母名下,孩子也只能稱主母為母親。主母的分枝稱為嫡,兒子享受繼承權的完全保護。妾氏的分枝稱為庶,尊卑秩序的建立,就是為了保證嫡枝的優勢。
由於繼承權是父系子繼,只保證兒子的權利,女兒則飽受輕視。求親,多有為庶出而不要的。
就拿家裡的三位姑娘來說。六姑娘雖為千金萬貴的嫡女,但母親並不受寵,有尊貴,沒有父親的寵愛。五姑娘恃才高傲,自比謝道韞之才,但因母親是妾,心比天高卻不得良配。七姑娘更是可憐,從小失了生母,在老太君的膝下才得儲存。
說到三位姑娘的婚事,也是讓族長和老太君揪心和糾結不已之事,兩人還因此有所爭執。梅氏家大業大,族長自然是希望能透過聯姻給幾個哥兒多朝堂上的助力,原指望大哥兒能攀門好親……(她趕緊打斷了話頭),如今只能指望他的這些妹妹們能得嫁高門。可侯門深似海,女子一生的託付,只有親孃和老太君這樣的親人才能設身處地地為她們考慮,女兒不同於男子啊。”
阿流娘笑道:“這麼說,倒也有我的不是了——他雖不是以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