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動師之導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拜拉維利主義;dg選擇的道路,海猿人魚叛亂史,魂動師之導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拜拉維利主義**
拜拉維利(獨白):
雖然老夫壓根瞧不上小人伎倆的人皇明玄和一幫只會吹枕頭風、用說媒拉縴進行利益聯盟的宮廷貴婦,沒想到王室之中,竟然真還是有慧眼如炬之人的。
東蘇薩克親王乃是有知有見之人——誠如他所言,太陽瑪麗帝國與瑟肯蘭的競爭,人類與新人類的分歧,並非是常見於人類歷史上的“種族歧視”、“民族矛盾”,而是兩種社會結構的競爭。
太陽瑪麗帝國已經老了——少子化已經不是一個行政區、一個文化圈的問題,而是人類進入福利社會之後,全人類的問題。
人類選擇不再生育——
冷冰冰而錙銖必較的資本主義,將“愛情是真善美”理想主義的紗帳徹底撕碎,將“家庭是溫情和責任的港灣”的傳統理念徹底拋棄。如此還不夠,甚至,在絕對利己的理性主義下,高額的育幼成本也將“多子多福”的多養育多得利的模式徹底顛覆,——既然育幼會導致生活條件的大幅度下降,那就一了百了,乾脆不生。
愛情是虛幻,家庭是累贅,育幼是自找麻煩——何苦呢?
自然用激素給的獎賞,社會演化用觀念懸掛的信念,使用經濟的實際得利,都被徹底放棄了。
後代數量斷崖式下跌。
我彷彿看到一棵曾經枝繁葉茂、創造了葳蕤蔥鬱樹蔭的大樹,開始從根部枯萎、腐爛。
但與此同時,一株本來是從這棵大樹折斷的枝子上扦插的、新的枝椏,卻在它旁邊生機勃勃地長了起來。
**兩種社會結構的競爭**
那就是新人類。
我見過奧裡裘的新人類繁殖工廠,那裡的嬰兒,無論是透過體外受精、體外培養的有性生殖,還是同基因組克隆的無性複製,各個年齡段、各種基因特徵的人類,嬰兒、幼兒、少年、青年,像罐頭一樣被生產出來……像流水線上的罐頭一樣一箱一箱地被生產出來。
奧裡裘那一幢幢圓形的倉庫,裡面蜂巢式的密密麻麻地塞滿了六角稜柱形的生長釜和培養膠囊,裡面,都是工廠生產出的新人類。
我看到過前線那一群一群的被製造出來朝生暮死的新人類克隆士兵、改造人戰士;我看到過人類士兵被那些毫不畏懼死亡的行屍走肉屠殺的樣子;而那些殺人兵器的新人類在完成任務後像微波爐裡的罐頭一樣被煮成肉泥,重新攪拌成生物質——我見過,這些我都見過。
他們的“繁殖力”,遠遠超越自然狀態下,要以高昂的成本建立家庭,然後再育幼的人類。
——
可我並不認為這種狀態是道德的,是長久的。是優於人類的,是能夠作為一種良性迴圈的社會結構,解決目前人類社會的問題,讓人類繼續發展和延續下去的。
東蘇薩克親王所言有幾分道理,但並不全對——就要趁現在,他口中所說的,新人類的社會權力結構,還沒有建立起來。
人同此人,心同此心,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新人類雖然可以透過激素、基因敲除和程式預埋等手段控制“大工廠生產”新人類的短期行為,但他們一個個,畢竟有著人類的肉體,那也意味著有人類的行為和思想——他們終究會和人類一樣。
要求歸屬感,尋求意義,尋求情感支援和社會接納。
因為新人類雖然有著抗輻射等單基因或成組基因的最佳化,但總體上來說,還是用著人類的身體——物理實在決定著後面的一切,人類的身體會讓他們底層還保留著人類的行為模式。
新人類現在還沒有發展出一個和人類社會差別非常大的社會結構組織方式,雖然他們生育後代的結構變了,但他們生產出來的個體,還擁有著人類類似的慾望——
這是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