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動師之導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蘇格拉底的審判,海猿人魚叛亂史,魂動師之導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久以來各種人類學和社會研究,帶著意識形態的遺留,非要將“人類”區別於獸、脫離於動物界,於是他們要找出人類和其他類人猿的不同。按照某種社會理論,他們首先以“人類能夠使用工具”作為人類獨特性的標誌;隨著生物研究的進展,他們發現黑猩猩也可以使用嚼過的樹枝作為釣餌,於是只能更進一步,說“人類與動物的區別是能夠製造工具。”這種理論的修修補補,簡直就像是在地心說時期,為了彌補各種不符合“圍繞地球轉”的火星和木星衛星等天體的軌道,強行加上本輪均輪一樣——根據奧卡姆剃刀原則,說明這些越發冗餘和增加註釋的理論根本就可以棄之不用。

我們倒不如認為人類根本就沒有脫離動物界——人類只不過是生命之樹的一枝較為繁盛的分叉而已,卻實際上和其他的分枝沒有什麼天地精華、被神獨寵的區別。

當然,人類在靈長目家族裡的確異軍突起,繁盛和強大遠遠勝過其他任何近親。我們總結成功的因由,有許多的方面,智力、工具、語言、家庭和族群,乃至等價交換物、正確的認知和社會保障體系等等……但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因素讓智人成為最為繁盛的分枝,也不能從智人單個個體的行為或解剖學特徵中,判定人可以脫離動物界。應當沿襲進化論的觀點,從種群的角度來看待人類和人類社會——是的,自然選擇作用的物件是生物種群,對人類也是如此。

人類的種群單位是什麼呢?

就是我們現在所見的,各種各樣的人類社會結構。(如果放到如今的社會,可以當做是“國家”或者更加泛化的“文明體系”)

——當一個人類個體出生,他(她)將必然生存於一個現存的社會結構之中,(無論是最發達的現代社會國家還是原始部落),他的父母在這個結構中透過經濟活動謀生,提供給他溫飽和養育,同時,對他進行進入這個社會結構的規訓。從一個孩子“學習語言”開始,他就已經開始學習“進入這個社會結構”了。

被狼群養大的人類幼崽,常常無法學會說話,更加不能融入人類社會,就是這一現象的例子。

這個“社會結構”是一個非常複雜而抽象的概念,它確實存在,卻不能簡短概括,就像社會和人生不能簡單說明一樣——因為人的一生,都是在這個權力結構中行走的,絕大數個體不能脫離社會權力結構而獨自存在,用白話說,就是人不可能完全自給自足孤獨度過一生而不和其他人類個體接觸——這個抽象的結構就存在與人和人交流之間,所謂“愛”“合作”“交換”和“迫害”“剝削”“壓迫”,都是這個權力結構對個體的作用,而且大部分時候是透過其他人類個體對此個體施加作用的。

因此,個體其實並沒有像理想主義者宣稱的那樣擁有那麼多的“自由”。這個體系有著非常多的側面和衍生物,包括法律、道德、社會公序良俗,包括貨幣、信用、資本、社會救濟,也包括宗教信仰、家庭建立方式等等。

這個結構也是在演化的,隨著歷史的程序,和“生產力”,就是這個結構中人類掌握的實踐力相適應。如果這個結構維持的不好或者發生崩潰,將會造成人類個體的大衰減。

**社會結構才是人類最大的技能點,最大的能力乃是一種生物自同構的“分化”**

所以人類種群能夠遠遠勝過靈長目中其他的近親,最重要的是,人類組織出的社會結構,數量和複雜程度,都遠遠地勝過了其他近親所組成的社會結構。

就像多細胞動物中,海洋哺乳動物由於能夠組織嚴絲合縫和精密的身體、高度分化的神經系統,而在行動力上遠遠強於只有一層神經網的水螅一樣。

人類為了完成這個精密而龐大的社會組織,曾經用了幾百萬年的時間去準備。比如演化出語言以助於協作,比如演化出以父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小可憐的粘人精男主上線啦

殊盡

偵探們都以為我是渣男

小夜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