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動師之導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熙寧開邊,鐵甲步兵;奪取河洲,海猿人魚叛亂史,魂動師之導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盧安兩人幫盧元令卸甲。沉重的鱗甲發出寒光。
克軍道:“除了了長蛇陣不行,其他的戰鬥力都很強。吐蕃人都是鎖子甲,裝備不行,打不贏。你們陸上人,打仗的目的以搶地盤為主啊。”
盧元令道:“河湟二州地勢多山坎,平原少,只有河流沖積出的兩岸平原,無論是築城、屯田,還是行軍,都是以佔據這些平原上的要塞為主要控制方式。得到肥沃的沖積平原後,可以招撫當地民眾加軍屯,透過這種方式鞏固土地。”
克軍拍手笑道:“幾個部落的陸猿在爭地盤了。”
盧元令道:“那人魚和三青不也是爭地盤嗎?”
克軍想了想,道:“稍微有點區別。我們與三青劃定的其實是狩獵區,人魚和三青都不認為自己能夠擁有土地,土地是沒有所有權的。”
盧元令道:“你們豈不是和逐水草而生的遊牧民一般?他們的財產是牛羊,你們的呢?”
克軍上下看了看他,呵呵笑了兩聲。
******
山雨欲來風滿樓,河州城首腦會議被窒息般的氛圍籠罩著。
木徵的妻子、也是他的謀士瞎三牟道:“大人,只聽說宋軍不善戰,多次交手看來,宋軍的步兵是非常有組織、精銳的。我們吐蕃族人都是半遊牧半戰,沒有優勢。他們唯一的缺陷是平原作戰無馬,河西多山少平地,騎兵的威力也無法發揮。這樣下來也不是辦法——我們向西夏求援吧。”
木徵道:“吐蕃名義上還是和大宋聯合,這樣豈不是更給了他們進軍的口實?”
瞎三牟道:“如今已經是兵臨城下,還有什麼仁義道德可講?他們奪了咱們的鹽和地,也是師出有名嗎?為防暴露,我讓我貼身侍女去報信。”
******
熙寧六年三月,宋軍整頓完畢。王韶帥帳下令,宋軍從熙州出兵,渡過洮水,向河州進發。
洮河寬闊的河面波光粼粼,一支支滿載士兵和輜重的渡船魚貫而過。經歷了檀淵之盟後四十年和平卻總是憋了一口氣的宋軍,在洮西大勝中獲得了他們久違的勝利和自信。
盧元令已由500人編制的營部指揮使升為控制2500人的軍副統治,跟隨景思立知德順軍。他騎在戰馬上,望著奔騰和河水和人奮馬嘶的景象,心中不禁壯志凌雲。
出兵沿河谷平原一路行軍。
香子城下,宋軍擺開陣勢。由於河谷平原較狹窄,窄處僅1.5公里,寬處也不到五公里,非常有利於正面衝撞,雙方都沒有什麼側翼突破的可能性,這對於重灌步兵的宋軍非常有利。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非常依賴於陣法和群體性,宋軍的戰鬥序列有效組成了遠突刺、近劈砍(刀、斧頭)和弓箭手後側掩護的戰鬥序列,人數和排面擴大時,殺傷力和震懾力都急劇增加。而一旦傷亡超過10%,陣法基本就崩潰了,散兵基本上失去了強大的殺傷力,淪為靶子。裝備和編制都接近部落軍的吐蕃守兵堅持不了多久就潰散了。弩機破城,攻城兵迅速破開了大門。
在河谷中推進,宋軍的這種重甲攻勢就像在針管中推一個注射器一般,更兼接連的勝利,士氣大盛,宋軍順利攻破香子城(和政,今和政縣)和坷諾誠(定羌,今廣河縣),推進至河州城下。木徵擺開陣型,和宋軍對壘,不敵,被宋軍打敗,先鋒斬首木徵千餘人,瞎三牟和其子也被生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