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鄉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3章 跟蹤和監視的學問,代號財神,北鄉舊客,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43章 跟蹤和監視的學問

“我明白了。”那名青年道,“對了,王老師,您前面說的什麼,眼睛是最敏感的,是什麼意思?”

“不是眼睛,是眼神。”古千峰道,“當一個肩負特殊、危險任務的人在執行特殊、危險任務的時候,他往往是高度警惕的。

這時候,他對周圍人的眼神是相當敏感的。

因為他怕有人已經注意到了他。

在這種情況下,跟蹤或者監視他的人如果緊盯著他看,就很容易被他發覺。

所以說,我們在跟蹤和監視的時候,不要緊盯著被跟蹤和監視的物件。

要習慣用眼睛餘光監視他,這樣就不容易引起他的警覺。

還有,我們要儘量避免跟他面對面。不得不跟他面對面,或者跟他錯身而過的時候,或者超越他的時候,要儘量避免跟他眼神相接。

一定要學會使用眼睛餘光。

還有,監視和跟蹤,不光是眼神,動作和姿勢也是相當重要的。

什麼樣的姿勢和動作,最容易引起被跟蹤和監視物件的注意呢?

那就是過於專注的姿勢和動作。

如果跟蹤和監視的人過於專注,不光他的眼睛會不離對方的身影,脖子也會下意識地往前抻著,肩背也會顯得過於僵硬。

這樣,他的整體狀態,就跟正常的自然行走,自然狀態的人不一樣。

如果是這方面的行家,打眼一看,就能看出,誰是跟蹤和監視者。

所以說,監視時,我們一定要外鬆內緊。

內緊說的當然是高度警惕的意識,外松則是表面上一副悠閒的姿態,或者說一副自然行走的姿態。

善於監視或者跟蹤者,必須假扮什麼身份,就得像什麼身份,幹什麼就要像什麼,否則,就會被看出。這就使得特工必須什麼都懂一點,甚至多才多藝。”

“對了王老師,您讓我們多掌握幾門手藝,具體的作用,能不能再說一下?”另外一名壯年男子問。

“說到這個問題,那我問大家,大家如果執行跟蹤任務,那打扮成什麼身份,才是最理想的?”古千峰問。

“您剛才說過,拉黃包車的,郵差,賣報的,流動攤販。”壯年男子道。

“那執行監視任務呢?”古千峰問。

“拉黃包車的,擦鞋的,環衛工人,固定攤販,乞丐。”中青年男子道,,“要是在某個場所裡面,當然是扮成侍者。”

“擦鞋的,賣菜的,乞丐,侍者和其他固定攤販,這沒得說。”古千峰道,“可黃包車伕和環衛工人,不太合適吧?”

“為什麼不合適呢?”

“黃包車伕在一個地方長時間不動,有客人也不拉,這會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古千峰問,“環衛工人承包的是一條街,或者一個單位,他長時間留在一個地方,是不是也不合理?”

“嗯,還真是。”壯年男子道。

“當然了,打扮成黃包車伕或者環衛工人,在一定時間內觀察一個地方的情況,還是可以的。”古千峰道,“扮成黃包車伕,能夠拉到被跟蹤或者被監視的人,才是最理想的。”

說著,古千峰問壯年男子,“這位同志,你拉過黃包車嗎?”

“我……”壯年男子尷尬地笑笑,抓抓頭髮,“沒有。”

“你要是沒拉過黃包車,你一上去就扮成黃包車伕拉車,肯定一下子就能讓人看出來。”古千峰道,“那在特務和被跟蹤物件眼裡,你就暴露了。”

“還有侍者、擦鞋匠和賣菜的。”古千峰道,“你要是不熟悉某個場所的內部環境,內部情況,不熟悉侍者工作的流程和規矩,扮作侍者就會生疏而蹩腳,那給人一下子就看出假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寶貝

三毛

大唐:從神探狄仁傑開始

帥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