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劍谷火鳳鐵碑,神兵魁首,諾飛,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熊百吉聽後,只覺這老和尚口中的老友便是姜泰元無疑。昔日老劍皇“萬人敵”項長風、當今“九世劍奴”葉蓮、姜門七絕劍等數不勝數的內功高手,就連自己的大環刀也均是以內力助刀劍。即使是鐵拳崔勝龍一等拳、掌、指法的好手,也是將內力灌注於掌中而傷敵。百年江湖僅憑二指將內力虛空化劍,百步穿楊的高手,絕無第二人!
老和尚處,店小二左手託著一個燭臺,右手籠著火光擋下晚風,閃閃燭光打亮桌案。這老和尚卻不是光頭如鏡,頭頂白髮與兩腮下顎胡茬相連,白髮叢生,短不可見。灰白相間在燭光之下彷彿一層白霜,此人目光如炬,炯炯帶神。
老和尚搖頭嘆息道:“天妒英才,老友辭世七年之久,貧僧再踏西嶺已是睹景興悲,陰陽兩隔。如今老和尚每逢仲秋十日時,便來西嶺繞山誦經七日,告慰在天亡靈。”說罷,雙手合十低喃阿彌陀佛。
除了那四名壯漢悄聲溜走,連板斧也顧不得拾。其餘眾人均靜坐,目光聚集和尚處,聽老和尚如此說,無不豎耳向聲,只覺綿綿細話,入耳便似驚雷。即使是江湖小輩,也知七年前仲秋十六日之事。
熊百吉一時間說不出話來,天色昏黑隱住了他頭額上的汗珠滾滾。心想這和尚自十日開始,七天便是八月十六日,正是天下武林群豪月盈際會之日。他又說陰陽兩隔,自是斷定那人已死,自己叱吒江湖多年,從不知江湖還有這麼一號人物,這老和尚到底是什麼來路。
“高僧,您老人家說每逢八月來此,我等參加武林大會,年年在此盤桓數日也有幾年了,可從未見過您的神蹤啊。”一旁有人問道。
“呵呵呵”老和尚勉力一笑,似是讓人看穿了謊言,並未回應。
這人問完才有悔意,聽的入神,早就忘了適才那一粒花生的威力。
吳世良在高處聽的清晰,抬頭看天,明月成輪中坐,星群棋佈合圍。伸出手指計算,今日便是十三,還有三日正是群雄登頂論劍之日。想來近年自身武功突飛猛進,狂妄自滿,比武對劍殺了不少別派弟子,結仇甚多,才有意避開上峰的群雄,與舊友遠去別地相聚。見這老和尚古怪異常談及江湖舊事,當即與好友改約,決意留在西嶺看個熱鬧。
熊百吉終於開口問道:“敢問大師,所說的友人莫非是姜泰元不成?”
“除了他,還有誰會使那‘彈指飛皇’,你會嗎?諸位會嗎?”老和尚問過熊百吉,又轉頭四下問過其他在座的眾人。
吳世良在高處按捺不住,搭話說道:“眾所周知,姜老前輩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萬古長青劍’也不知去向,大師怎得知他已仙逝?”
“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貧僧騙諸位施主有何好處否?”老和尚說話聲音低沉,吳世良從遠處聽的清亮,不覺讚歎他內力深厚。
吳世良又添新問:“眾所周知,五湖四海群雄割據,無論是江湖宗派還是浪跡遊俠那是百家爭鳴,各顯神通。無不以‘西嶺絕頂魚化龍,浙南劍谷載神功’作為畢生所求。雖然姜老自西嶺銷聲匿跡,可浙南鑄劍谷的劍心水榭裡的‘火鳳鐵碑’上依舊刻著‘萬古長青’以及‘姜泰元’共七個大字,這又作何解釋?”
“劍心水榭”是天下劍宗之首,倒不是劍術有多高明,而是幾百年以來鍛造出無數神兵。古有“無心”、“風月”、“神霄天角”、“牛真”。
項長風的黑劍“蒼烏子”,當今葉蓮的龍首蛇身曲劍“神側”,最為名聲大振的便是姜泰元的“萬古長青劍”。
江湖中人無不想獲得“劍心水榭”的一柄寶劍,即便是勢力滔天的高官權貴,或是富可敵國一擲千金的鉅商,劍心水榭全不買賬,更是以“有緣”二字擋在門外。
相傳在戰國時期劍心水榭祖師爺陳阿田創業之前,原是個鐵匠以打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