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思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節,朕又回來啦,長樂思央,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蘭妃的死因是什麼導致的?”
蘭妃死的實在是恰到好處了些,早不死晚不死,偏生眾目睽睽之下,攝政王一和她對質就死了。
他若是個有實權的小皇帝,大可以藉此機會把攝政王關押到大牢裡,先斬了再說。但他不是,而且攝政王對如今大燕的江山社稷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他若是死了,自己這個皇帝也按不住那些蠢蠢欲動謀反的心。
他目前只是想讓攝政王能夠早點死,而不是現在就去死。先前會藉著蘭妃的話給攝政王潑髒水,也不過是為了玷汙攝政王的清名,好讓天下人站在他這一邊罷了。
可汙衊攝政王謀殺蘭妃,卻是並不划算的事情。萬一若事後查出來攝政王是清白的,那他這個皇帝豈不是要被罵作昏君,他辛辛苦苦地活三世,可不是為了遺臭萬年被後人唾罵的。
被戴綠帽子的當事人都這麼說了,那十有八九攝政王便是被冤枉的。燕於歌這會倒沒有多在意其他人的眼神變化了,他看著小皇帝那張平靜了許多的年輕面孔,頗為他能為自己說話的感到驚訝。
燕秦一直不喜歡他這個攝政王,他也不喜小皇帝,這是兩個人心知肚明的事情,這種時候,不管是不是他做的,小皇帝不是該趁機繼續把髒水潑他身上嗎,怎麼倒為他開口辯駁起來。
若是燕秦能夠聽到心神,定是要將攝政王好好鄙夷一番。他又不傻,還能不知道你有翻案的能力,這種時候賣個好,往後的日子不就能好過許多。真當他是個一點事都不懂,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的傻子了。
“微臣可以試試看。”高太醫應了皇帝的要求,顫顫巍巍地蹲下來,細細地檢視蘭妃的情況,越看,他眉頭越發緊鎖,頓了老半天,他才直起身子:“臣認為,蘭妃應是中毒而死。”
“你確定?”燕秦估摸著可能是蘭妃那個姘頭給她下的毒了,也不知道是哪個男人這麼能耐,又讓蘭妃死心塌地,還為了以防萬一,直接用毒徹底封了蘭妃的口。
高平是太醫院的婦科聖手,又不是仵作出身,對毒研究的也不透徹,所以先前話也沒有說太滿:“臣可以確定蘭妃是中毒身亡,但她中的是什麼毒,到底是何時中毒,臣才疏學淺,實在不擅長此道,還請陛下尋孫明,李曉兩位太醫再行檢視。”
發生這種事情,燕秦也沒有離開宮殿,差人把高平口中的兩位太醫從太醫院帶過來,他就尋了把椅子,坐在那裡等結果。
有識趣的宮人也給攝政王搬了一把椅子畢恭畢敬地請他坐下,好死不死地還就擱在小皇帝身邊。
後者本不想坐蘭妃宮殿裡的椅子,但看到坐在那裡的小皇帝,他便給了那識趣的小太監一個臺階下,從善如流地坐了下來。
先前的事情來得太突然,一環接一環的,炸得他有點懵。這會回過神來,他便琢磨出不對勁了。
那蘭妃撲過來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還有突然在他面前死去,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意外,而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圈套。
這是若說是圈套,巧合又未免過多了一些。他知曉小皇帝被人戴了綠帽子,來看戲不過是臨時起意。除非算下這件事的人對他了若指掌,還買通了彙報之人,又提前為蘭妃服了毒藥,就知道這個時候他會惱怒地質問他,才可能算計得這麼恰到好處。
在皇宮裡能這麼算計他的,勉勉強強能夠達到標準的也就是小皇帝一個。可是小皇帝如今虛歲也不過十五,若他真有這個能耐和心機,老皇帝也不至於連死的時候都牽掛著大燕江山了。
燕於歌垂著眼睫,腦海裡飛快地計算著意外還是算計的可能性。因為想著別的東西,他投放在燕秦面上的視線便顯得有些空洞虛無。
可便是他出神了,被他這麼盯著看的小皇帝還是頗為的不自在。
反正幾位太醫在那嘀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