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擁有的方向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3章 挑花眼,符寶,曾經擁有的方向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走,但至少也要拿走三四件才行。”
“咱們的瓷器,元青花當之無愧是君臨天下的,必須要帶走!”
…………這邊幾個人因為大量的元青花而驚歎,其他人一樣大差不差,主要是這裡的精品實在太多太多,六千多年前的半坡村紅陶碗以及尖足罐、新石器時代的玉琮和馬家窯彩陶,商周時期的青銅尊、青銅鼎、秦漢時期的銅鏡、陶器、漆器、鐵劍,六朝時代的金銅佛,隋朝白色大理石佛像、唐三彩。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種種種種,足以讓任何一個收藏家看的眼花繚亂。
“馬家窯彩陶,這可是精品中的精品,國內恐怕都很難有如此精美的彩陶。”
周明落同樣站在一個展櫃前,看著櫃子裡幾件精美無比的陶器,眼中喜色閃動,中華被稱為陶瓷古國,瓷器中最具代表的宋官窯、元青花、明青花等等,無一不是令人驚歎,而陶瓷中同樣有著名聞世界的各個不同時期的不同代表。
馬家窯彩陶,就是陶器中難得的精品。
馬家窯文化,是新石器時代中華文明晨曦中最絢麗的霞光,不僅包含著史前時期眾多神秘的社會資訊,文化資訊,同時它創造了中國畫最早的形勢,那就是在彩陶的繪製中以毛筆作為繪畫工具,以線條作為造型手段,以黑色作為主要基調,奠定了中國畫發展的歷史基礎。
可以說這就是中華繪畫的老祖宗,後世所有中華畫作基本都是從馬家窯的彩陶文化中演變而出。
馬家窯文化同樣是將史前文化的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其彩陶圖案之多樣,題材之豐富,構思之靈巧,是史前任何一種遠古文化都不可比擬的。
可以說馬家窯的彩陶在陶器中的地位,不下於青花瓷在瓷器中的地位。其彩陶更是足足佔據整個陶系的二至五成。
同樣的不列顛這博物館裡收藏的馬家窯彩陶,一樣是豐富多彩,樣式數量都足以讓人驚歎。
很多時候,隨便讓你挑,都會挑花眼。
元青花、馬家窯彩陶、宋代五大名窯,其中宋代汝窯瓷,天下傳世不過百,共和國內大型博物館裡能有一件汝窯瓷就是很老不起的事,因為宋代汝窯瓷在南宋時期就成了難得的珍寶,但這裡一樣有瓶、洗、碗、茶盞等足足六件汝窯瓷。
“挑花眼,真是挑花眼啊,這麼多東西,真想一下子全部搬回去,可惜只能挑選五千之數,可惜……”
“其他的不管,這副女史箴圖,一定是要帶回去的,老毛子都是拿它當鎮館之寶的。”
…………展廳裡一次次輾轉逗留,一道道身影各自記錄著非拿不可的珍寶,足足費了幾個小時時間,眾人才逐一走向一些並不對外隨意開放的藏室,看著藏室內依次陳列的眾多文物,眾多大家們再一次看花了眼。
哪怕是趙老、畢老、宋老等人,這一刻一樣是紛紛感慨不已,而趙老更是快速走到一個畫卷之前,激動的開口。
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在外界所知的幾個版本里,其實全部是摹本,不過就算是摹本一樣是難得的傳世之寶,收藏在不列顛這首都博物館裡的一個唐人摹本,就是其一,也是所有摹本里最精美最有藝術價值的版本。
它是外界所知最早的中國絹畫,是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更一直都是歷代宮廷收藏的珍寶。
就是現在,一樣是這裡的鎮館之寶。
看到這樣的寶貝,對於極為喜歡書法字畫的趙老來說,其吸引力絕不下於外面眾多瓷器對畢老等人的吸引力。
“這個是要拿走,不過還是先記下來,等我們回去再慢慢篩選。”周明落也笑著走了過來,拿出本子就記錄下來。
這二三十個專家收藏家,其實每個人的愛好都有不同之處,他們心下記錄必然要拿回去的東西,肯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