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擁有的方向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3章 鑑賞,符寶,曾經擁有的方向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這機會了。
“行。”周明落乾脆的點頭,銅錢之類,也恐怕是人們最容易攜帶的古玩了,不過這裡面的真假也的確不好說。
接過銅錢放在眼前打量幾下,他才發現這是大約四厘米直徑還多的大傢伙,正面鈐至正通寶四個大字,用的是楷體,內外都有郭,外郭寬平內郭略細,筆畫粗壯厚實。
東西背面則有一個符號樣的字元之類,只有一個,周明落卻大致認得這是蒙文內的“十”字。
而且整個錢幣佈滿了綠鏽、藍鏽,鏽色不止很厚而且非常堅實,手用力搓一下根本毫無變化,他估計就算是用工具切割,也未必能把這鏽色切下來。
“東西怎麼樣,這枚元朝的至正通寶是不是真的?”周明落觀玩了幾下,依舊還站著的朱曉彤才一臉興奮和期待的問道,就連張媛幾個也站著圍了上來。
而這句話落地後周明落還沒回答,倒是孫小輝詫異的道,“你知道這東西是元朝的?”
他的確很驚訝,看到至正通寶四個字他可是什麼都不知道,沒想到朱曉彤竟然認得,連張遠和何東傑也是很驚訝的看去,彷彿第一次認識對方一樣。
這注視倒讓朱曉彤臉上閃過一絲不好意思,跟著就一吐香舌道,“我是用這四個字查的百度,知道是元朝鑄幣,其他就不知道了,更不知道怎麼看真假。”
聽到這裡周明落才笑著道,“東西是真的。”
見隨著這話,朱曉彤一張臉馬上就變得興奮起來,其他人也都是充滿好奇,似乎在疑惑他是怎麼分辨真假的,他才再次解釋道,“其實辨別一枚古錢的真假,最首先可以從錢文入手,不同時代的文字都和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文字相合,而且各具自己的特徵。”
“比如先秦以前布幣、刀幣上的文字叫金文,又叫大篆,秦統一六國後用小篆,王莽的貨幣則是用懸針篆,當代銅錢前文則是使用隸書,用錢文去辨別是鑑別古錢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當然,哪怕是同個時期使用相同的錢文,一樣各有各的差異,同樣是半兩錢,戰國時的秦半兩字型狹長略呈弧形,樸拙渾厚,字型大篆氣息較濃,統一後的前朝則不如戰國半兩錢高挺,呈小篆氣韻,還有西漢半兩錢,雖然一樣是小篆氣韻,字型卻較秦更狹長。”
“除了錢文,鏽色一樣是判定的重要手段,古錢有傳世和出土兩種,出土類因為長埋在途中受潮氣侵蝕,鏽色很重,而且早已滲透進錢體內部不可分割,就是用金屬工具也難以剔除,而假鏽就較為鬆軟,容易脫落。”
“這枚元朝時的至正通寶,錢文就是鑑賞的要點,正面漢文楷書,背穿紀年或記數的蒙文,而元代偽古錢幣的破綻就多在北部蒙文,造假的照字臨摹多臨摹的似是而非。”
……………………他們既然感興趣周明落也不介意多說一些,很快就把鑑賞古錢幣的各種要領大略姓的解釋一番,外加對照手裡的東西,開始逐一印證。
這一番解釋,倒也聽得幾人連連點頭,偶爾更有恍悟之色閃過。
但很快,就又有人的臉色變成了震驚,周明落的解釋很易懂,從錢文入手嘛,不同時期的錢文都和當時流行文字有關,這當然易懂了,不可能唐代鑄幣用大篆吧?也不可能現代人都是使用的簡體字,而人民幣上給你印個隸書吧?
不過這種通俗易懂裡,卻包含著深深的學識了。
難道辨別一個古錢幣的真假,就要學貫大篆、小篆、隸書甚至蒙文之類那麼多東西?這也未免太可怕了吧,若是你連這都不認識的,那還怎麼辨別?而周明落一入手,就能知道那錢幣背面的蒙文是“十”字?
這,這……這是表舅同學高中就被學校開除不上了,連高中畢業生都算不上,還是他們是純粹的文盲?
至少在面面相覷了幾眼後,朱曉彤等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