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尚花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蜀地亂了,大宋那些年,墨尚花開,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立幕府,設定文武官員,一個新的蜀國政權誕生了。
接著,全師雄又分兵佔領了灌口(今四川都江堰市)、新繁(今屬四川新都新繁鎮)、青城等地。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興蜀大王”旗號一出,連宋軍控制下的成都十縣也紛紛起兵響應。
一場大亂風暴在剛剛征服的蜀地完全爆發。
和談完敗,王全斌立即派副都部署崔彥進、都指揮使高彥暉分兵征討。
老將高彥暉,時年七十有餘,他與都監田欽祚一組,領兵至導江。興國軍在竹林裡早已設下埋伏。高彥暉見前面竹海茫茫,道路狹窄,就建議道:“叛軍勢力不可小覷,如今天色已晚,不如收兵,明日再戰。”
這次伐蜀,田欽祚撈了不少油水,他也發現了前面情況有些不對。此刻,他想的是如何保命,還有他搶來的那些寶貝。如果冒然回頭逃走,叛軍肯定跟後掩殺,到時候自己能否保住小命,就難說了。他眼珠一轉,計上心來,指責高彥暉道:“公食厚祿,遇賊畏縮,何也!”一句話說得老將高彥暉無地自容,只得領兵繼續向前進發。
田欽祚自己沒有跟著向前,他駐馬揮鞭,一個勁的催促士卒,“跟上,跟上!”
悲催的是,宋軍這回遇上的是興蜀大王全師雄的主力軍,其結果可想而知。
喊殺聲一起,田欽祚掉頭就跑,宋軍被人包了餃子,老將高彥暉與部下十餘騎,全部戰死。
趙匡胤得知高彥暉戰死的訊息,甚為痛惜,命成都知府呂餘慶安排人將他厚葬,同時撫卹其在京的家人。
王全斌再次派張廷翰、張煦前往灌口,同樣大敗而還,宋軍被迫退回成都。
全師雄趁機分兵駐守綿州(今四川綿陽)、漢州(今四川廣漢),隔斷劍閣,依江建寨,準備攻打成都。
這時,原蜀軍虎捷指揮使呂翰也起兵造反,叛軍攻佔嘉州(今四川眉山市),殺死嘉州知府劉漢卿。不久,呂翰與全師雄的部屬劉澤會合,叛軍人馬一度超過五萬。
當時成都城中還有投降的三萬蜀軍,王全斌害怕他們響應叛賊,就把降卒引誘到夾城中,全部殺死。
自古以來,殺降之將,無一善終,王全斌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叛亂一起,劉廷讓、曹彬的東路宋軍立即加入了平叛運動。在新繁,東路軍大敗全師雄,俘獲叛軍一萬多人,形勢終於有了一點點轉機。
到了年底,蜀地叛亂依舊未平,宋軍已經被搞得焦頭爛額,遠在東京的趙匡胤實在看不下去了。
乾德四年(966)正月,趙匡胤任命丁德裕為西川都巡檢使,領兵入蜀協助平叛。
王全斌得知趙匡胤派兵來援助自己,眼淚都快下來了,他又來精神了。
六月,王全斌在灌口跟全師雄展開了一場巔峰對決,俘獲叛軍兩千多人,全師雄身上多處受創,敗走金堂。
八月,宋軍攻克雅州,呂翰敗走黎州(今四川漢源)。
不久,呂翰被部下殺死,屍體丟到水裡餵了王八。全師雄身上的箭傷發作,無法醫治,病死在金堂。
賊眾無首,王全斌也不怕了,宋軍立即發起全面大反攻。
乾德四年(966)十二月,為時一年多的蜀地叛亂終於被徹底平息。
蜀地這場叛亂,讓趙匡胤一統天下的步伐被迫停止了兩年多時間。
叛亂平息了,就該修理人了。
◆ 誤殺功臣
乾德五年(967)正月,趙匡胤下令,將王全斌召回京城。
在趙匡胤看來,作為伐蜀主將,王全斌沒辜負他的期望,為統一大業立下了不世之功,雖然有罪,功過相抵,罪不至死。
趙匡胤不打算讓酷官獄吏汙辱這些有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