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尚花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八章 王均亂蜀,大宋那些年,墨尚花開,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勳、王阮併為益州駐泊都監,協同出戰。
作為駐益州的神衛軍指揮使,王均對於東西兩川的地形地理、輕重緩急,是非常熟悉的;作為大宋的軍隊高階指揮官,王均對宋軍作戰和裝備這一套,又是瞭如指掌。
打仗最怕遇到這樣的對手,敵人對你的排兵佈陣、軍事作戰、包括後勤運輸全都門清,真宗最為擔憂的就是這一點。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地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處處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山峻嶺,險關激流,軍隊進出和物資運輸困難重重。
打得贏還好,打不贏,大宋將徹底失去西南半壁江山,真宗知道,雷有終此去,必定又是一場血戰。
開弓沒有回頭箭,王均畢竟是大宋調教出來的軍隊高階指揮官,在迅速拉攏起一大幫的軍隊支持者之後,叛軍完全佔領成都。
正月初二,兵變的第二天,王均在益州府衙,正式稱帝,封自己為“武威元皇帝”,建元化順,國號大蜀。設定文武百官,以神衛小校張鍇為軍師,替自己出謀劃策,宣佈與朝廷分疆而立。
別看平時吊兒郎當,自己當了皇帝,就大不一樣了。正月初三,兵變的第三天,王均一早就調集人馬,開始為大蜀國開疆拓土,浴血拼殺。
王均以前的軍隊,都是缺盔少甲,破衣爛衫。如今自己當了皇帝,整個益州都是自己的,命令開啟軍械庫,給三軍兒郎們,統統換上銀槍繡衣,新盔新甲,新戰靴新馬鞍。這樣的軍隊拉出去,全部一溜新,確實比較唬人。
攻城戰是宋軍最能熟練掌控的戰法之一。第一戰,王均毫無懸念,非常輕鬆地攻下漢州,益州知州牛冕再次棄城跑路,逃往東川。
馬踏巉巖旌旗展,漢州城外戰正酣。益州知州棄城去,逃跑將軍赴東川。
作為大宋的職業武將,王均當然知道,自己能否在蜀川站穩腳跟,這關鍵的點就在川北的門戶劍門關。在拿下漢州後,王均帶兵直奔劍門關。
出手即王炸,王均開局的這一步棋確實盡得先機,咄咄逼人。
去劍門關,必經綿州(今四川綿陽)。綿州被稱為“劍門鎖鑰,蜀道咽喉”,戰略位置僅次劍門。王均想先打下綿州,再取劍門。
駐守綿州的都巡檢張思鈞,已經七十七歲高齡,是員久經沙場的老將,作戰經驗豐富。張思鈞長期鎮守邊關,與遼軍大小戰,數百次之多,多任先鋒,戰功赫赫。磁窯一戰,身中五十餘創,仍奮不顧身,大敗遼軍,奪得馬匹鎧甲無數。君子館一戰,天氣大寒,宋軍陷入重圍,弓弩皆不能張,此戰宋軍全軍敗沒,死者數萬,張思鈞奮勇拼殺,掩護主帥劉廷讓成功突圍。真宗即位後,不忍讓老將再赴疆場,就給他換了一個輕鬆舒適的工作,任益州鈐轄兼綿、漢九州都巡檢使。
千山隱沒,雲霧浮動,這一次,王均算是碰上了一塊硬骨頭。綿州城高地險河深,還有老將張思鈞在此鎮守,不是那麼好打的。
蜀軍攻了半個月,也沒打下綿州城。王均知道孰輕孰重,他扔下綿州直奔劍門關。
◆李仕衡棄卒保車
劍州知州、秘書丞李仕衡猜想叛軍定會前來爭奪劍州,自己兵力不足,十有八九保不住城池。一咬牙,決定主動放棄劍州,集合所有力量,背向迎敵,確保劍門關萬無一失。
李仕衡下令焚燬劍州城中的倉庫,帶上金銀和糧草退守劍門關。為加強劍門關的防守,李仕衡張榜招募從益州流散的兵卒,又得數千人馬。
群峰嵯峨,如一把把利劍直插雲霄;絕崖斷離,似兩扇巨門相對以開。當年蜀中丞相諸葛亮,在大劍山中段依崖砌石,建立劍門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遂成蜀北之屏障,兩川之咽喉。
很快,王均率領大蜀軍兵臨劍門。李仕衡和劍門都監、左藏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