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尚花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二章 宦海沉浮,大宋那些年,墨尚花開,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用這樣的人,殺不足惜,然而和自己傷痛比起來,他又覺得應該留他一條命。
太宗道:“豈有萬乘之主不能庇一人乎?”朕作為萬乘之主,難道還不能庇護一個人嗎?
趙普道:“這個國家巨蠹,犯有死罪十幾條,實屬十惡不赦,天不藏奸,國法難容!必須將其繩之以法!”
太宗也沒了道理,“令中使臠殺之。”只好命人將侯莫陳利用在商州賜死。
詔令下達之後,太宗又反悔了,派人快馬加鞭傳令赦免。傳詔使者飛馬前往商州,途中,馬在泥濘當中跌倒,使者走出泥濘換馬繼續前行,到達商州時,侯莫陳利用已經被前使斬殺於鬧市之中。
朝野上下、百姓聽聞這一訊息,無不拍手稱快。第二回合:趙普全勝。
趙普整頓吏治,扳倒這位“江湖大師”,接下來又將依附“大師”的奸佞之臣,統統貶官。
◆ 陳廷山謀反
陳廷山最早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是在太祖趙匡胤親征太原時。
開寶二年(969)年二月,太祖派曹彬、党進率部進攻北漢,以李繼勳為河東行營前軍都部署,趙匡胤親征督戰。
北漢皇帝劉繼元一面令楊業、馮進珂帶兵扼守團柏谷,一面遣使向遼國求援。
兩軍相峙,楊業派牙隊指揮使陳廷山率領三百人偵察宋軍敵情,陳廷山一頭撞上了大宋先鋒李繼勳的大軍。
好漢不吃眼前虧,在這決定生死的一刻,陳廷山陣前倒戈,帶領三百弟兄向李繼勳投降了。仗還沒打,一部分人就投降了,楊業和馮進珂擔心寡不敵眾,只得退回太原。宋軍很快奪取汾河橋,直抵晉陽城下。
降將陳廷山投到大宋之後,參與了宋軍與北漢及遼國的多次戰役,被封為濟州刺史。
太平興國五年(980),遼軍圍攻瓦橋關。太宗命濟州刺史陳廷山率軍支援定州,萊州刺史楊重進等刺史率軍支援關南、鎮州,在瓦橋關以南三地增加兵力。
大宋雍熙北伐,陳廷山作為一個指揮官,在涿州會戰中,沒有按期到達。按照軍法應當斬首,太宗給了降職處分,貶為冀州駐軍主管,隨後即因被人控告縱容部下燒燬民宅,又被貶為平戎軍知軍(治所在今河北文安縣新鎮)。這意味著陳廷山投宋之後,在官場上走一圈又回到了原點。
陳廷山的平戎軍治所在霸州南,兩地駐軍唇齒相依。
霸州都部署石曦,幷州太原人,沙陀人後裔,武將出身,打小才思敏捷、機智過人。石曦的來頭不小,父親是後晉韓王石敬暉,石敬暉是後晉皇帝石敬瑭的從弟,石曦就是石敬瑭的親侄子。
後周恭帝柴宗訓封石曦為副左驍衛大將軍,讓他率使團出使高麗國,沒等石曦返回中土,後周已經變天了,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大宋王朝。建隆三年(962),趙匡胤命石曦再次出使高麗,被任命為遷左驍衛大將軍,護秦州屯兵。
開寶二年(969)被任命為雄州知州,兼任潭州鈐轄。開寶八年(975),會同李繼隆率兵攻打袁州南唐軍,平梅山、板倉諸洞蠻寇,俘馘數千人。
石曦跟著太祖、太宗,南征北戰,東擋西殺,為大宋立下赫赫戰功。太平興國中期,石曦歷任右神武、右羽林大將軍。雍熙四年(987),改知霸州兼都部署。
《宋太宗實錄》載,平戎軍知軍陳廷山感覺自己混了這麼多年,越混官越小,心中非常失落,居然派親信向遼國寫投降書,請遼出兵,自己所部願為內應,帶領平戎軍叛逃遼國。
陳廷山這人看來腦後是生有反骨的無恥之徒,反反覆覆地背信棄義,叛國投敵。
遼方答覆並約定時間,然而陳廷山卻沒那麼好運了,這回連老天都看不過去了,陰差陽錯,送書人把回信誤送到霸州知州石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