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尚花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二章 宦海沉浮,大宋那些年,墨尚花開,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雍熙三年(986)春,太宗為報高梁河之辱,興兵伐遼,戰事遷延,久未班師。梁國公趙普上《諫雍熙北伐》疏,力諫收兵息戰。
太宗賜給手書給趙普,誇讚他忠言苦口,三次上奏,忠心可嘉。趙普上表謝恩,太宗改命趙普為山南東道節度使,爵位改封為許國公。
君子館大戰,宋軍慘敗,河北守邊宋軍相繼敗覆,軍亡死者,前後數萬人。剩下的防守兵力,“不滿萬計,皆無復淢志。”邊地鄉民,雖能聚起抵抗,也只是堅壁自固,不敢禦敵。遼軍接連攻破深、祁、德數州,殺官吏,虜士民,縱火大掠,把大量的人畜財富掠往遼國。
太宗下詔:“將士戰敗潰散者都不予追究,獎勵防備抵禦有功之臣,掩埋露骨,撫卹烈士,錄用為國捐軀官吏的子孫為官,免除因戰爭帶來災害的地區三年租稅。”
遼軍有個習慣,就是每年秋收之後,必定派兵深入宋境,搶糧搶人搶牲畜。每年來一趟,趟趟不重樣。
為補充兵源,加強邊防守備,太宗遣使前往河南、山西各地諸州,徵發百姓參軍,每八個壯丁中抽取一人入伍參軍。
京東轉運使、主客郎中李惟清三次上疏諫阻:“若是,天下不耕矣。”
太宗向宰相李昉問計,李昉道:“皇上遣使到河南、河東征兵,也是迫不得已,然河南之民素習農桑,不知戰事,一旦徵集起來,必定會導致混亂,若因而嘯聚山林作亂,朝廷還必須派兵剪除,若是如此,則河北土地既困於契丹戎馬,河南百姓又作亂於民間,這就不好辦了。”
太宗覺得言之有理,就採納了李惟清、李昉的建議,只從河北征招壯丁,其餘各地全都停招。
◆ 打黑除惡
雍熙四年(987)年七月,太宗於內客省使廳事設定三班院,負責管理三班使臣名籍、磨勘、差遣,任命崇儀副使蔚進知院事。
太宗一朝,官僚機構日益膨脹,人浮政濫,曠職廢事,現象嚴重。地方官員貪汙腐化,極度奢侈,肆意揮霍,很多地方官商勾結,一手遮天,導致民怨沸騰。
秦州(今甘肅天水)長道縣,有一個名叫李益的酒場官,家財萬貫,僮僕數百,為富不仁,無惡不作。酒場官類似於某國營酒廠的廠長,李益這人交通朝貴,拉攏官吏,上能通天,與地方官吏沆瀣一氣。“郡守以下皆畏之”,仗著手裡捏著官員的把柄,有恃無恐,為所欲為。
李益做著放高利貸的生意,“民負益息錢者數百家”,欠他高利貸的百姓多不勝數。李益非常囂張,討債的事根本用不著自己動手,而是交給官府幫他督促、收繳,催的比國家賦稅還要急。
多行不義必自斃,總有那麼一股清流,照見朗朗乾坤,清平世界。觀察推官馮伉清正廉潔,不為所屈,私下收集了李益不少罪證,李益很惱火,決定給馮伉點顏色看看。
一日,馮伉騎馬外出,李益指使奴僕將馮伉從馬上拖下,接著就是一頓胖揍,警告他要老實點,不要不識抬舉。
馮伉兩次上書太宗揭發李益,神通廣大的李益早就料到會有這一手,早就派人將馮伉的奏章隱匿起來。馮伉無奈,後來透過買馬的使者輾轉將舉報信送到了太宗手上。
接到舉報信後,太宗勃然大怒,責令地方官,立即逮捕李益。詔令未到,李益早從朝中得到訊息,連夜逃亡,藏匿起來。
朝廷使者竟然撲了個空,趙光義更加惱怒,命令有關部門,務必限期將其抓捕歸案。三個月後,終於在河內一位鉅富家中,將李益抓獲,押送御史臺受審。
李益全部招認不悔,被判斬立決,籍沒家產。“州民聞益死,皆醵錢飲酒以相慶。”
李益的兒子李士衡是進士出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