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尚花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天火燎原,大宋那些年,墨尚花開,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逃脫被處死的命運;陳欽祚、郝士浚、崔亮都分別降職為團練、刺史。
追贈侯仁寶為工部侍郎,他的兩個兒子侯延齡、侯延世都封了官。
趙光義還想征討交趾,朝中大臣堅決反對,認為大遼虎視眈眈,不能南北兩線同時開戰,而且交趾相對燕雲地區並沒那麼重要,再次用兵,得不償失,太宗遂作罷。
大宋從交趾全面撤兵,黎桓就迫不及待地讓群臣給自己上尊號:“明乾應運神武昇平至仁廣孝皇帝”,以慶祝這次勝利。
黎桓害怕宋朝再次出兵進犯,於是多次遣使向大宋進貢,希望得到宋朝皇帝的冊封和認可,最終在雍熙四年(987)得到了宋廷的認可。
◆ 寢疾薨
卻說趙光義心頭總有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就是皇位繼承危機。雖然坐上了金鑾寶座,心裡其實還是有些發怵,多少有點理不直、氣不壯的感覺。
“斧聲燭影”之後,太祖皇帝突然暴斃,宋皇后急令內侍王繼恩召太祖的第四子趙德芳入宮。王繼恩奉詔後並未去找趙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晉王趙光義。趙光義以弟弟之身份即位,世人普遍認為太宗是謀殺太祖而篡位的。
“金匱之盟”令人存疑,“燭影斧聲”的故事更是在朝野上下傳得沸沸揚揚,說太宗這個皇位來得不正,屬於違規操作。趙光義現在考慮的不僅有皇位的來源是否正統,還有皇位將來能否在自己這一脈永久傳承下去的問題。
如何將皇位的傳承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將來傳給自己的子孫,還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同時為自己的繼位,找個讓人信服的證據,這是趙光義一直縈繞於懷的一個心病。
在趙光義看來,解除皇位危機的最好手段,就是直接將政敵踢出人間,一了百了。
太平興國四年(979),太祖的嫡長子趙德昭在太宗的逼迫下自殺,剩下能跟自己爭奪皇位的,只剩下趙匡胤的最後一個兒子趙德芳和秦王趙廷美。
京劇《賀后罵殿》裡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太祖趙匡胤死因不明,長子趙德昭質問太宗趙光義,被太宗痛斥,德昭激憤,撞柱自殺。賀後帶次子趙德芳找太宗理論,痛斥趙光義的不仁不義,太宗無奈向嫂嫂請罪,同時加封趙德芳為“八賢王”,賜尚方寶劍。歷史不能演繹,真實的歷史卻是:賀後賀金蟬早在趙匡胤登基前就已經薨了,哪裡還有什麼罵殿一說。
評書《楊家將》中,“八賢王”趙德芳,每每在楊家將生死存亡的時刻,他都能憑手中一把金鐧,“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在最關鍵的時刻助楊家將一臂之力。趙德芳被封為“八賢王”,史書當中並沒有任何記載,因此,不足為信。
趙德芳,太祖第四子,母親是誰,史書上沒有記載,據傳是孝明王皇后。
開寶九年(976),趙德芳出閣,太祖授其為檢校太保、貴州防禦使。
趙光義繼位,授趙德芳為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太平興國三年(978)冬,加任檢校太尉。
瓦橋關之戰後,太宗班師回朝。三個月後,太平興國六年(981)三月,趙德芳突然病逝,死時年僅二十三歲。
真實版的“八賢王”趙德芳,就這麼死了,他那些跟楊家將的故事,只是後人的美好想象。《宋史》的對他的死,記載僅三個字:“寢疾薨。”趙德昭、趙德芳兩兄弟在短時間內連續死亡,世人斷定:趙德芳之死與趙光義脫不了干係。
趙德芳死後,太宗照例又表演了一番,“車駕臨哭,廢朝五日。”追贈趙德芳為中書令、岐王,諡號康惠,後又加贈太師,改封為楚王。
趙德芳生有子三人二女,長子趙惟敘、次子趙惟憲、三子趙惟能;長女大寧公主,下嫁曹彬之子曹珝;次女樂平公主,下嫁潘美之子潘惟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