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尚花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杯酒釋兵權,大宋那些年,墨尚花開,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路走來,養成的是一種左右逢源、無往不利、冷酷無情的兵痞思想和家國天下、兄弟情義,任性豁達、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俠肝義膽。
老趙不提自己是武林高手,只告訴別人自己是真龍天子,天命所歸,天選之子,天權神授,為自己做皇帝穿上一件神的外衣。也真夠可以的!
新朝伊始,百廢待興,如何管教好這些囂張跋扈的功臣武將,調理好這些老謀深算的文官碩老,使得國家安定、政令通達,兵強馬壯,國富民強。
經過一年多的深思熟慮,趙匡胤決定抖出武功秘籍,使出連環殺手。
第一步,趙匡胤先從軍隊整頓開始。
◆ 改革禁軍
宋朝軍隊基本分為三類,禁軍、廂軍、鄉兵。
禁軍是中央軍,抽取廂軍勇武者組織而成,全國重地均由禁軍把守;
廂軍是地方軍,是各地節度使招募訓練的,平時駐紮各地維持統治;
鄉兵是民兵,由各地鄉勇組織而成,僅為保衛地方安寧,不用出徵。
禁軍在五代時期和大宋,都是國家的主力軍,國家最主要的戰鬥力,對中央政權構成最大威脅的就是禁軍頭領。趙匡胤能夠黃袍加身,就是因為他自己是禁軍老大。
為了防止手下的人也會依樣畫葫蘆,建隆二年(961)春,趙匡胤決定整頓禁軍,他分成三步棋。
第一步:改革禁軍制度。
開國之初,大宋的禁軍制度和後周一樣,都是分為兩大系統:侍衛司和殿前司。
侍衛司統轄皇帝直屬的軍隊,有馬軍、步軍兩大主力,以及其它兵馬。
殿前司都是些武藝高強的軍士,任務是侍衛皇帝。也有馬軍、步軍兩大主力,以及內殿直,散指揮等兵馬。
侍衛司的官職設定是:以馬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為長官,下轄馬軍都指揮使、步軍都指揮使,分統馬步禁軍;
殿前司的官職設定是:以殿前都點檢、副都點檢為長官,統殿前諸班、直及馬步諸軍。
要改革禁軍制度,就要先將慕容延釗和韓令坤這二人調離崗位。趙匡胤分作兩步走,先派他們到地方上去擔任節度使。
任命慕容延釗為山南東道節度使、西南面兵馬都部署;任命韓令坤為成德節度使,封南陽郡公。名義是他們還是禁軍首領,殿前都點檢和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實際上對禁軍已沒有了實際的控制權。接著才是改革禁軍制度。
趙匡胤直接抹去了侍衛司的馬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殿前司的殿前都點檢、副都點檢這些官職。
將侍衛司分成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官職設定為: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
殿前司也是一樣的官職設定: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
這樣,禁軍就分成了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三司並稱三衙。
趙匡胤選的禁軍將領都是一些資歷淺,個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同時,這些禁軍將領的品級都不高,無權調動軍隊。
禁軍的兵籍和發兵權歸樞密院,樞密院可以調動禁軍,但手中無軍。
趙匡胤終於想明白了,怎麼管好這兩支強大的禁軍。經過改革,分離了軍隊的指揮權與調動權,禁軍的指揮權與調動權全部由皇帝一人把控,軍隊權力集中到了老趙一人手裡。
禁軍按人數分為都,營,軍,廂四個級別。
一都一百人,設都頭、副都頭。《水滸傳》中武松曾任都頭,手下有一百個弟兄;
五都為一營,設指揮使、副指揮使;
五營為一軍,設軍都指揮使、軍都虞侯,《水滸傳》中多次陷害林沖的陸謙,就是虞侯;
十軍為一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