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何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五章 在其位謀其職,天工戰紀,長風何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牧是春秋戰國末期難能一見的猛將,他有勇有謀,以一己之力挽趙國之將傾,這種悍將雖然在戰場上難以對付,但要是能收歸麾下,定能將秦國的戰力提升好幾個等級。
秦王是打過李牧的主意的,除了兩軍正面交戰之外,秦王還派人私下接觸過李牧,試圖用賄賂、勸說、威脅等方式讓李牧投靠秦國,但誰知李牧油鹽不進、好賴不聽,甚至把秦王派去的人全都殺了。
縱使如此,秦王也沒有太過生氣,反而覺得李牧忠心耿耿,比那些稍微給點好處就隨風倒的牆頭草要有骨氣得多,而且名將有脾氣是正常事,雖然被拒絕多次,但秦王依然沒有放棄招降李牧。
可秦王對李牧的欣賞終究無法感化對方,戰場上容不得慈悲心腸,李牧如果堅持不降秦,那迎接他的自然就只有一個下場。
“李牧不除,趙國國祚至少還能延續二十年,此人將大大拖緩王上一統諸國的腳步,為了完成我秦國諸位先王一統天下的大願,臣肯請王上下令,誅殺李牧!”
王翦將軍言辭懇切、語氣堅定,他的請求得到了大殿上絕大多數大臣的贊同,尤其是那些吃過李牧敗仗的將領,更加對其恨得牙癢癢,恨不得趕緊殺李牧而後快。
“太尉對此事有何看法?”秦王問道。
“臣認為王翦將軍所言極是,臣贊同誅殺李牧。”太尉道。
“丞相呢?”
丞相隗狀立刻行禮道:“臣也認同王翦將軍的說法,李牧致使我軍連吃敗仗,雙方早已結仇,這樣的人就算降秦,我軍將士與他之間的仇恨也無法化解,他畢竟不是秦人,不會真心侍奉王上,這樣的先例不是沒有,王上,您忘記死在獄中的韓非了嗎?”
當初秦王推崇韓非的法家學說,為了見到韓非,不惜攻打韓國,使韓王不得不派韓非出使秦國,結果沒幾年韓非就被秦王關進獄中,最後不幸慘死。
關於韓非的死,歷史上眾說紛紜,主流認為是李斯離間致使韓非含冤入獄,但祝新年目前並不知道李斯用了什麼手段來促成的這件事,而且現在看來,秦王和整個秦國朝廷都沒有人因此怪罪李斯,好像他們並不認為韓非有冤。
現在再去追論這件事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但丞相隗狀說的沒錯,李牧並非秦人,而且他還是武將,讓李牧進入咸陽的危險性可比韓非大多了,無論出於哪個方面考慮,都不應該招降李牧。
算上王翦,此時已經有三位重量級官員表示要誅殺李牧了,這三人基本代表了所有文官和武官,即使秦王欣賞李牧,也沒法不顧整體戰況,一意孤行留李牧一命。
秦王沉思了半晌,忽而又問:“王弟對此有何想法?”
祝新年沒想到秦王還會來問他的意見,這使他不得不迅速在腦海中思索了一番。
李牧確實是難得的優秀將領,作為歷史的旁觀者,祝新年當然不希望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但現在的祝新年已經不是當初拿著書本縱觀整部春秋史的旁觀者了,現在的他是歷史的參與者,他的身份是秦王嬴政的弟弟,是秦國人,俗話說在其位謀其職,他現在說出的話必須是符合自己身份的。
因此,對良將李牧的可悲人生他只能表示遺憾,併為此不著痕跡地輕嘆了一口氣,同時拱手道。
“稟王兄,臣弟認為李牧死、趙國亡,李牧絕不能留。”
因為祝新年在秦國代政齊國一事上的卓越貢獻使得秦王對他頗為信賴,既然連祝新年都說了李牧不能留,秦王便也認同了這個說法,放棄了招降李牧的奢望。
“既如此,那就依王翦將軍的提議,誅殺李牧吧,諸位將領可有人能為我大秦除去這根肉中刺啊?”
眾將領面面相覷,一對一單挑殺李牧或許並不難,難的是如何突破層層防線接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