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酒囊飯袋(上)
柯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4章 酒囊飯袋(上),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柯久,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一月二十四,諸事不宜。
眼瞅著就要到小年了,往常這個時候,縱然是在女真統治下的遼東,也逐漸有了些許\"年節\"的氣氛。
厲兵秣馬了一整年的女真勇士們也會卸下身上的甲冑,躲在溫暖舒適的房中,享受著來之不易的閒暇時光。
但今年,大金國內的氣氛卻是不同尋常,不但絲毫沒有年關將近的\"喜慶\",反倒有一種\"蓄勢待發\"的緊張感。
這一切,都與大汗皇太極於十天前釋出的命令有關。
依著大汗的說法,與他們大金毗鄰的朝鮮非但沒有切斷與明廷的聯絡,反而助紂為虐,暗中資助東江軍主帥毛文龍,並且對允諾給他們大金的物資遲遲不予兌現。
天子一怒,浮屍千里。
皇太極雖然無法與紫禁城中的大明天子相提並論,但也是\"遼東之主\",自是不容朝鮮這般囂張。
在大汗的命令下,其長子豪格貝勒率領著數千名正白旗女真勇士及其附屬的\"蒙古八旗\",共同陳兵鴨綠江畔,興討朝鮮,一同隨軍的,還有駐紮在鎮江堡的萬餘名\"漢軍\"。
一時間,大金國內風聲鶴唳,縱然是對皇太極忠心耿耿的心腹們也不由得在私底下發洩牢騷。
大汗此舉,是不是有些過於激進了。
畢竟偏居一隅的朝鮮不比富饒的明廷,幾乎是毫無油水,這天寒地凍的,誰又願意吃力不討好呢?
...
...
距離瀋陽城約莫五百餘里的鴨綠江北岸,凜凜寒風中,一頂頂鱗次櫛比的營帳拔地而起。
放眼望去,入目盡是藍白相間的旗幟,不時還能見到身著甲冑的女真士卒騎著高頭大馬往返於河邊於營帳之間,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肅殺之感。
越過波濤洶湧的江水,便是偏居一隅的\"朝鮮\",此時岸邊正有密密麻麻的朝鮮士卒神色驚恐的盯著對岸的\"不速之客\"。
許是為了震懾這些\"敗軍之將\",女真韃子的營地中時不時便想起沖天的喊殺聲及震耳欲聾的戰鼓聲。
每一次響起,都會令得朝鮮士卒臉色慘白一分,雙腿更是癱軟的厲害,僅能夠憑藉著手中的兵刃勉強站立。
雖然朝鮮士卒的人數遠勝於對岸的女真建奴,但若是有人近前觀瞧,便會發現這些朝鮮士卒身軀皆是微微顫抖著,緊握兵刃的手指已是因為用力而微微有些泛白。
時隔一年有餘,籠罩在朝鮮軍民心頭之上的陰霾甚至還不曾散去,如同魔神一般的女真大軍便是再度陳兵鴨綠江畔。
戰戰兢兢中,不少朝鮮士卒便將驚疑不定的目光投向身後的軍營深處,心中一陣發緊。
今日早些時候,江水對岸的女真大軍便是派遣了一名\"使者\"前來與他們交涉。
雖說那使者一臉桀驁,在女真國內的地位也稱不上\"顯赫\",但終究是給了他們這些人一絲希望。
若有選擇,他們實在是不願意對上這些悍不畏死的女真韃子。
...
\"五日之後,將棉甲及糧草等應有之物盡數交還,我國大汗或可既往不咎。\"
\"若是逾期不至,便不要怪我國的勇士們親自去取了!\"
位於朝鮮軍營正中的空地上,一道桀驁不馴的聲音如驚雷一般炸響,引得周遭的朝鮮士卒連忙舉目望去。
\"還請上使放心,小臣即刻派人報予國主知曉...\"
在眾多朝鮮士卒的注視中,一向趾高氣揚的將主正微微躬身,一臉恭敬的配著笑臉,口中連連稱是,甚至還主動充當起了\"馬伕\"的責任,親自將一匹戰馬牽至女真使者的身前。
如此\"謙卑\"的態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