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紛至沓來
柯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章 紛至沓來,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柯久,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還在正月,但京畿之地卻是頗為罕見的下起了毛毛細雨,為此間天地平添了一絲寒意。
雖然寒意逼人,但就藩河南洛陽的福王朱常洵卻是\"熱情高漲\",這些天不斷上書天子,請求榮養自己的母妃,態度一次比一次虔誠,言辭一次比一次真摯,到了最後,甚至驚動了名義上掌管宗室,已然垂垂老矣的\"宗人令\"。
許是福王\"金錢開路\",朝野中原本對此事噤若寒蟬的御史言官們也開始下場。
只不過這些人非但沒有指責福王\"違制\",而是在強調\"大明以孝治天下\",稱讚福王一片孝心。
雖是沒有直截了當的表明立場,但其態度卻是昭然若揭,甚至就連一些禮部官員都是親自下場。
除了外朝議論紛紛之外,紫禁城中也是暗流湧動。
作為曾經獨寵後宮多年,萬曆皇帝最為心愛的女人,鄭貴妃在後宮中的地位極高,並且歷經泰昌,天啟兩朝依舊屹立不倒。
儘管後世上赫赫有名的\"明末三大案\"都與其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但鄭貴妃仍是安然無恙的待在後宮之中。
在外朝輿論發酵的最為熱切的時候,這名年逾六旬的老婦也是在幾名老太監的陪同下,親自來到乾清宮面聖。
這位僅在登基大殿上見過一面的神宗寵妃,才剛剛見面,便對朱由檢口稱有罪,聲稱朱常洵並未有意破壞祖制,令天子為難,只是受了小人蠱惑,她已然派人去訓斥朱常洵了。
如此拉扯了數日之後,或許是迫於輿論的壓力,亦或者為福王的孝心所感動,紫禁城中的天子終是在正月的最後一天,就鄭貴妃出宮一事召集六部九卿及閣臣廷議,並於次日釋出了旨意,允准福王朱常洵進京面聖,接先皇貴妃鄭氏出宮,頤養天年。
...
乾清宮暖閣中,一身常服的朱由檢端坐於案牘之後,面帶喜色的翻閱著手中的奏本,心情很是不錯。
謀劃了多日的\"計謀\"終於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也讓朱由檢對日後的\"亂局\"增添了些許信心。
大明積弊多年,許多國朝初年定下的制度已是名存實亡,朱由檢想要重振皇權,勢必要觸碰到這些既得利益者手中的利益。
兩害取其輕,面對著內憂外患不斷的大明,朱由檢只能暫時將目光鎖定在那些富可敵國的\"親戚們\"身上。
\"陛下,遼東巡撫畢自肅呈奏。\"
見得朱由檢心情不錯,才剛剛踏進暖閣不久的司禮監秉筆忙是自懷中掏出了一封奏本,小心翼翼的交給了身前的天子。
由於天子特意叮囑過,凡是自遼東和西南而來的奏本定要第一時間呈遞,故而通政司便直接令人送到了他的手中。
\"唔,呈上來吧。\"
聞聽乃是自遼東而來的奏本,朱由檢也隱去了掛在嘴角旁的笑容,順手將王承恩手中的奏本接了過來。
信中內容不多,除了向朱由檢彙報已然將軍餉盡數發到了遼東軍士卒手中之事後,便是向京師示警,懷疑來年開春之後,建州女真或有異動。
其給出的理由,便是最近這段時間裡,寧遠城外和錦州城外的蒙古流民及衣衫襤褸的漢人百姓突然增多。
良久,朱由檢將手中的奏本輕輕擱置,臉上的表情有些凝重,縱然知道此戰避不可避免,但他是有些緊張。
畢竟遼東的那些女真韃子可不是他近些天才剛剛收拾的勳貴和宗室可比,這些野豬皮氣候已成。
更令朱由檢有些苦澀的是,他發現自己除了靜靜等待女真韃子興兵之外,竟是\"無能為力\"。
放眼整個大明,上至九邊軍鎮,下至地方衛所均是積弊重重,士卒戰力有限,唯有遼鎮計程車卒對上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