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五章 最終的決議,大明:朱元璋非要拉我拜把子,朝流,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不是犒勞海岸守將們的功勞,我派出了諸多糧草,豈會遇到這種問題?”

朱元璋自怨自艾,他還是太小瞧此次災民入城的人數了。

“較之往年,災民人數確實翻倍,這等屬實意外。”

毛驤雖也有救人之心,可這時候他不會當個帶頭衝鋒的,而是先撇清責任:“戶部侍郎卓俊宇監管不力,應當處置。”

“處置往後,先處理好這些災民再說。”

朱元璋一抬手,不讓毛驤再追究人家之責,而是開口道:“我要解決麻煩,而不是讓你們推諉責任。”

“可陛……老爺,災民眾多,我等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毛驤已然決定放棄掙扎,說道:“望老爺能夠讓海津外的軍隊出馬,驅趕這群災民。”

三十萬人,已經超出了縣城現在的承受範圍,從江南調撥糧草,趕過來最起碼也要半個多月,這些災民怕是已經開始動亂了。

“鳳兄,災民都是都是人,如果你有心要管那些災民的話,我可助鳳兄分憂解難,我這裡可以保證四萬災民的生存。”

眼瞅著朱元璋也有點想要放棄掙扎,準備派兵將這些災民驅趕,趙文泰站了出來。

毛驤瞳孔一縮,聽到趙文泰的話頓時覺得這趙文泰真是狂妄!

“趙先生,望你不要亂說,這是四萬人,而不是四萬只螞蟻!”

毛驤冷哼一聲,讓趙文泰別擅作主張。

李亦非亦是震驚,這傢伙怎敢說這種話!正如毛驤所言,這是四萬災民啊,而不是四萬只螞蟻那麼簡單,每一個人都是一張嘴,需要吃飯的,需要住的地方!

他走到趙文泰身邊,扯著趙文泰的袖子,低聲說道:“趙先生,不要胡說八道!”

哪知道趙文泰卻是很有底氣的說道:“四萬人而已,我還是有辦法的。”

“四萬人,可惜你不能解決四十萬啊。”

朱元璋內心苦笑,雖說對趙文泰能解決四萬災民的行為感動,可奈何還有二十多萬人沒有辦法解決。

糧庫此時尚能支撐十餘萬人過冬的口糧,再多便撐不住了。

但朱元璋擔心的是這三十萬人住的地方。

“既然趙先生有辦法,不妨說說你是如何解決四萬人的。”

朱元璋忽然問道。

趙文泰淡定的回答道:“鳳兄,城外的龍崗坡現在已建設了不少房舍,可容納上萬人居住,如果災民擠一擠的話,四萬人不成問題。”

“龍崗坡?你說的可是那附近的礦場?”

海津他熟悉,在城西有一個很大的煤礦。

“沒錯,煤炭的礦場就在此處不遠,而且這些災民還能依靠挖煤採礦賺到一份收入,不會因此失去生計。”

趙文泰說的意思很清楚,礦產對勞動力的需求是很大的,而且接下來災民增加,煤礦的消耗自然是巨大的,這樣整個經濟迴圈就能夠很好的運轉起來。

糧庫的錢買煤,分完的錢回到朱元璋手裡,而後再加上免費的住宿地,整個龍崗坡的發展就起來了。

“有意思,很有意思!”

朱元璋眼前突然一亮,沒想到趙文泰竟能想到將災民安置在龍崗坡附近,減緩了人口的壓力。

“既然你這麼說,為何不能多建設一些房舍,這樣能夠安置更多人,豈不更好?”

朱元璋詫異的問道。

這個問題,趙文泰是想過,但被他給否決了,一旦自己名下的土地中出現了眾多人口,就可能會產生很多不利自己的因素。

因此他才一開始只說一兩萬人,就是為了避嫌。

但聽到太師的言論之後,趙文泰決定還是鋌而走險,如果將這群勞動力都給趕走,那這煤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庭院帶著我來到了古代

逍遙客2211

大漢:我為武帝排憂解難

肉肉滴小饅頭

代號財神

北鄉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