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災民入城
朝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災民入城,大明:朱元璋非要拉我拜把子,朝流,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文泰看著怒氣衝衝的離去的朱元璋,也沒做多想,這傢伙越是發脾氣就對自己越無可奈何,自己熟悉了這一套,毫不在乎。
他現在關心的是後院裡栽種的新農作物,這可是他精心培育的好東西,弄出來可不得了。
第二天,正午剛至,盛陽高照。
縣城外,護城河邊緣處,一群浩浩蕩蕩的人流出現。
無數身著簡衣,年長、老人、婦孺都有。
這群人大多數都赤足而行,腳掌黢黑,大多數都裸露在外的腳已凍得通紅,他們手裡拿著棍子,腳步浮虛,朝著縣城走來。
城牆上計程車兵看到這種景象,立馬吹起號角。
“災民來了!”
一聲高喝,縣城的外大門都迅速開始關閉,無數想要進入海津縣城的民眾也在此刻慌亂了。
外地的災民來了!
每年縣城都會遭遇這種外地災民遷徙到縣城來。
所以為了避免產生騷亂,整個縣城的大門都會立馬關閉,防止災民闖入。
這時候這群災民就會停止下來,居住在城外護城河邊的地方。
伴隨著縣城各個方向的大門關閉,門外前來的生意人、樵夫等都會一鬨而散,生怕遇上災民,被他們搶奪!
這些逃難的災民,不說為了吃喝,只要是見到人就會去搶奪,只要是能用的上的,都搶下來,而且沒有地方伸冤!
“快逃啊,別讓那災民們追上!”
有人喊道,被關在縣城外的民眾奮力逃竄,生怕跑的慢,被搶的一窮二白。
至於居住在縣城外的居民,則是關好自己的門窗,拿起自家的斧頭、榔頭,保護自己的家庭。
天寒地凍的,這些居民是無法逃離的。
縣城外的駐地裡,無數士兵集結,準備對這群災民鎮壓,防止他們衝撞縣城大門,造成不可逆的損毀。
海津朱元璋住所,朱元璋也聽到了號角聲,看向蘇清問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事?”
蘇清剛要出去打探,就見一個太監,闖進殿內,高喊道:“陛下,他地的災民來了!”
“災民到了?!”
朱元璋臉色也瞬間大變,海津的歷史他是知道的,每年冬季這些來自沿海各地,沒有吃喝的災民就會前往縣城,在寒潮來臨前到達縣城,然後在縣城過冬!
為何不去南方過冬?
自然是他們沒有太大的力氣趕去,他們都是徒步行走,速度極慢,再加上一些年長的老人、婦孺更影響每日的行進道路。
只能來到縣城之中,尋求庇護。
雖說是災民,但都是大明的子民,每年冬季,朱元璋都會從國庫裡拿出一大筆錢財來購買糧食、木炭等來幫助這些災民,讓他們度過寒冬臘月。
然而每年死在寒潮中的災民數以萬計,效果甚微,而花出去的錢卻是每年都在增加!
“快去叫來趙文泰,朕有話要跟他說!”
思來想去,朱元璋沒有立刻召集隨行的大臣們擬定決策,反而是先想到了趙文泰,準備看一下趙文泰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和想法。
蘇清立馬領命,趕緊安排人前去府衙找尋趙文泰。
“奴才這就去。”
後院的溫室大棚中。
趙文泰忍受著大棚內的悶熱,看著土壤中已經發芽的苗種,十分滿意。
跟隨在趙文泰身邊的阿慶,則是看著這些綠油油的嫩芽驚訝道:“老爺,這溫室大棚太神奇了,冬天都能發芽長苗。”
“白天的陽光要保證充足,知道嗎?”
趙文泰沒回答阿慶的驚訝,而是指了指大棚上方的鋪蓋,對他說道。
“好,小的這就去處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