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九章 盡心,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理源頭,何消去存天理,而後發之為仁義禮智信?如孝子見父赴役,天寒起盥冷水,見之痛哭曰:為人子而令親如此,尚得為人乎!於是以身代之。此痛哭一念,是從天理而求得的嗎?我以為,宋儒往往說倒了。”
“《孟子盡心上》所言: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有親親而後有仁之名,則親親是仁之根也,今欲於親親之上,求其所發者以為之根;有敬長而後有義之名,則敬長是義之根也,今欲於敬長之上,求其所發者以為之根.此宋儒所以有‘性中曷嘗有孝悌來’之論,天地之性不明,由此故也。”
針對胡儼所提的“仁義禮智信”這個根本論點,姜星火給予了重點針對回應。
對於當先的“仁義”兩點,在儒家體系裡,仁的基礎是親親,義的基礎是敬長,這個是孟子明文規定的,而所謂親親,指的就是孝,所謂敬長,指的就是悌。
姜星火認為,孝悌作為仁義的根基,非如程朱所理解的那樣仁義為孝悌之根本、孝悌為仁義之發用。而是“仁義禮智信”這些道德準則都是虛名,譬如仁義,是先有親親敬長,才後出現的。….
從名實關係上看,“仁義禮智信”這些道德準則,是基於物質遺傳的人倫關係和後天社會關係形成的,孝悌之行為實,仁義禮智為名,這就完全顛倒了程朱理學在天地之性所派生的“仁義禮智信”等道德原則問題上的觀點。
而接下來,雙方又是一陣唇槍舌劍。
辯論,再一次陷入了僵局。
姜星火“理欲統一”的心性論觀點非常牢靠,反方辯手們根本無法駁倒,之前以退為進的招數,也宣告無效了。
實際上,辯論到了這裡,所有反方的辯手,胡儼、楊士奇、王允繩、高遜志、汪與立、楊敬誠心頭都升起了一股無可奈何之感。
本體論方面,姜星火的物質細胞理論,實在是無可辯駁,所以已經開局輸一半了。
剩下的這一半,也就是心性論,姜星火更是咬死了“理欲統一”的觀點一步不退。
如之奈何?
幾人交換了一下眼神,楊士奇這時候忽然看到,在負責記錄的楊榮,給他使了個眼色。
“若是真到了局勢為難的時候,不妨用此法破局。”
楊士奇想起了此前他們所商議的內容。
眼下,似乎就到了不得不用的時候了。
因為再拖下去,沒有對策的話,那就輸了。
楊士奇又等了等,眼見胡儼也是無計可施,於是咬牙出聲道。
“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
“性者,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從以出者也。”
“人有是心,莫非全體,然不窮理,則有所蔽而無以盡乎此心之量,故能極其心之全體而無不盡者,必其能窮夫理而無不知者也。既知其理,則其所從出,亦不外是矣以《大學》之序言之,知性則物格之謂,盡心則知至之謂也。”
曹端聞言卻是一怔。
――盡心論。
因為理學的盡心論是心性論的一部分,全靠心證,而心證的東西,拿來辯論是沒有結果的。
所以,這就是屬於拖時間的無賴打法。
但凡要點臉面的,肯定是幹不出來這種事情的,所以胡儼沒好意思。
而楊士奇今天為了贏.不,或許只是為了輸的不那麼難堪,直接把理學的盡心論給祭了出來。
而理學盡心論的基本觀點就是盡心與窮理致知、體認天理這三者,是一併顯發的,只要盡得此心之全,亦即意味著對萬物之理的窮極無餘,在邏輯層次上,萬物之理是天理的顯現。
最終版本的朱熹則認為,對於人心,想要盡得此心,必須窮理致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