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章 比熱容讓蒙古人征服世界,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不通。”
夏原吉也有些疑惑,如果姜星火不提“比熱容”的概念,那麼按之前的說法,便是氣溫決定了降水,而降水決定了農耕和遊牧的分界線。
這個說法,更容易讓他們接受,畢竟這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常識。
越往北的地方,雨水就越少。
可如今姜星火又說,海洋釋放了冷氣,可草原受到的影響卻比平原更大,這聽起來就很沒道理了。
因為按理說平原比草原更靠近海洋,受影響,也應該是平原下降的溫度更大,傳導到草原後,草原受到的影響應該更小才是。
“聽聽姜師怎麼說吧。”
夏原吉示意張天師稍安勿躁。
而在牆對面,李景隆也首先想到了這個問題。
“不應該是平原離海更近嗎?”
“不,你們理解錯了。”
姜星火的回答讓李景隆有些驚愕。
“很多現象,其實是違反你的日常認知的。”
“能舉個例子嗎?”李景隆問道。
“之前他回答過山谷和山頂的氣溫區別,你再想想另一個問題。”姜星火幾乎不假思索地問道:“譬如,你覺得在海邊的晝夜氣溫差距比較大,還是在山區的晝夜氣溫差距比較大?”
李景隆開始了沉思,而隨著思考時間的延長,他的表情漸漸變得不可置信了起來。
“我在西湖遊覽的時候,又去看了錢塘江大潮,晚上住在了錢塘江邊,那時候.似乎白天和晚上的氣溫差距不大?白天熱的慢,晚上冷的也慢。”
緊接著,李景隆推匯出了讓他有些不可思議的答桉。
“也就是說,其實越靠近海洋,氣溫差反而越小?”
“是的!”
姜星火最近很喜歡引導兩個學生透過自己的思考來得出正確的結論,這讓他覺得自己不是在進行填鴨式教育。
“水體可以有效地調節氣溫差,而草原正是因為缺少水體,所以氣溫差就大,你們有誰去過草原嗎?”
“俺去過。”
物理意義上走南闖北砍人的朱高煦,又一次在生活經驗上勝過了李景隆。
“你覺得那裡的晝夜氣溫差如何?”姜星火問道。
“白天極熱,晚上極冷,沙漠戈壁也是這樣。”朱高煦回憶起了痛苦的事情。
“所以明白了嗎?氣溫跟氣溫差是不一樣的。”
姜星火說道:“在草原上,由於沒有像是海洋這樣比熱容極大的巨大水體來調節氣溫差,草原上的晝夜氣溫差極大,你們想想,氣溫差極大會導致什麼後果?”
李景隆沉吟片刻後說道:“草木應該是極為難以生長的,因為白天會把草木曬的很燙,而晚上又會結冰凝霜,一冷一熱下,草木受不了草木受不了,牛羊自然也難以忍受,更遑論是對氣溫差更敏感的人了,就要白天光膀子,晚上穿棉襖。如此一來,草木凋零、牛羊掉膘,草原上的人就必然會選擇南下!”
“就是這個道理,遊牧民族的人,比農耕民族的人,其實更為依賴氣溫和降水過活。”
姜星火簡短地說道:“原理很簡單,草原草原嘛,最重要的就是草。溫暖的陽光和豐沛的降水,會讓草原上的草變得更多更茂盛,而牛羊就是靠吃草的,吃的草越多越好,長得就越肥碩,遊牧民族的牧民也就能吃到更多的牛羊肉、牛羊奶,從而變得更加強壯、善戰。”
“而一旦氣溫下降,因為缺乏比熱容高的巨大水體,草原的環境就會變得極為惡劣,從而走向了惡性迴圈,也就是旱災和蝗災讓草長得不好,牛羊減少,寒冷讓遊牧民儲存體溫所需要的食物增加,而食物卻在減少。”
“如果你是生活在這樣草原環境裡的遊牧民,你覺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