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章 立國之本,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93章 立國之本
詔獄,老歪脖子樹.坑。
“所以,姜先生其實還有一節課沒上完?”
朱高煦撓了撓大鬍子,斜視著李景隆問道。
“不錯。”
李景隆極為肯定地說道:“當初講《國運論》的時候,講到了想要延長王朝壽命,更化大明的田地制度,從根源上講就必須解決自耕農向國家交稅遇到的三大負擔。”
“因為這三大負擔,恰恰是地主階層利用來進行對自耕農田地兼併的三種主要手段。”
“而這三大負擔得到了解決,就可以抑制田地兼併速度與地主階層比例,從而達到穩定王朝稅基,延續王朝壽命的目的。”
“其一是徭役,這一點在理論上已經透過‘攤役入畝’解決了,自耕農不再需要服徭役耽誤農事。”
“其二是糧食,這一點則是透過‘白銀寶鈔’解決了,自耕農只需要交紙鈔就可以,不需要再交糧食,以避免貪官汙吏透過種種手段對糧食的盤剝。”
“其三是耕牛與種子,這一點,姜郎還沒有講。”
今天,被錦衣衛指揮使紀綱請來給詔獄傷者看病的袁共也跟著湊了過來,四個人圍著滿是泥土與根鬚斷莖的樹坑,呈四方形坐了下來。
被強拽過來的姜星火顯得有些無精打采,一直在長吁短嘆。
眼看著老師沒心思上課,三人倒也無所謂,反而發散思維,開始自發地小組討論了起來。
儼然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學風。
袁共聽得新鮮,他沒聽過《國運論》,但是僅僅從李景隆轉述的幾句話裡,就砸摸出了味道。
謫仙人不得了噯~
就跟站在天上俯瞰了人間幾百年似的,不僅看透了人間一幕幕悲歡離合,更是找到了解決之道。
在袁共心裡,這是真的不得了。
袁共是標準的宋朝頂級士大夫家族出身,放到魏晉隋唐那就是五姓七望那般的高門大閥,家學淵源自不必多說。
蒙元滅宋後雖然家道中落,乃至舉族被滅,可袁共反而因此走出那片小天地,從此後雲遊四海,既見遍了蒼生黎庶的萬千悲苦,也因相術接觸了無數的達官顯貴。
再往後,大明建立,袁共當了侍郎,復又辭官歸鄉。
袁共的一生,可謂是閱歷豐富,什麼人都見過。
——可他真沒見過姜星火這種人。
身上充滿了理性主義的色彩,彷彿是一個時刻準備以生命殉道的聖賢,而他的眼界、格局更是高的出奇,就好像高高在上地看透了歷史長河一般。
智慧自不必多說,前面的就不談了,光說為了解決自耕農的三大負擔。
白銀紙鈔是什麼袁共不知道,可即將被朝野推行下去的攤役入畝,那就是活人無數的大功德啊!
你說姜星火這種人不是謫仙人,誰是謫仙人?
且不提袁共這邊心思無數,朱高煦卻是直接了當地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耕牛與種子?”
“種子俺不知道怎麼解決,耕牛還不好辦?直接去打草原上的蒙古人,只要掃清北元,那能獲得的牛羊不是以百萬計?”
朱高煦揮了揮拳頭:“到時候,天底下的農民需要多少耕牛,朝廷都發的起!”
袁共欲言又止,李景隆則乾脆開口。
“不一樣的。”
“怎麼不一樣?”朱高煦一愣。
“草原上的牛,品種跟耕牛不一樣。”李景隆看傻子一樣解釋著,“只說耕牛,北地多黃牛,江南多水牛至於蒙古人養的算是草原牛,用來吃肉擠奶的,善運動遷徙,肉質肥壯,跟耕牛不是一回事,馴化起來沒個幾代是訓不熟的。”
李景隆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