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8章 外商並不是不能拿捏的,看我李棟兩,我的1978小農莊,名窯,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點五美分,梁天心裡合計一下大概人民幣四分左右,這比一分的雞肋合同現在這份合同算的上一塊好肉了。
這小子真和外商談成了,梁天可不是李秋菊她們天真認為外商一個個西裝革履錢多的沒地花去了。
想要人家把吃下去的肉吐出來,這難度多大,梁天哪裡能不知道,可李棟真給幹成了。
要知道梁天聽說李棟打算和外商重新商量合同的時候, 只是認為李棟有些不甘心。
沒有想過真的有多大改變,可現在這合同雖然不如第一次簽訂二美分可也相差不多,這可是不同第一次,梁天好奇李棟怎麼辦到的。
「其實沒什麼,以理服人。」
裡邊彎彎道道,李棟不想做太多解釋,畢竟這裡邊還有點事情不好說,比如那篇文章國內不給發表,跑美國發表去,這事情可不算小事,最好還是不要說出來,畢竟不算什麼好事。
要是不小心鬧出去了,李棟沒啥好果子吃,這點忌諱李棟還是有的。
「行,那我就不問了。」
梁天高興,吳書記果然沒說錯,這小子真有辦法了,好啊,這下自己辦事情底氣就足了。「你打算把合同再交給裡山竹編廠?」
「不了。」
李棟想好了,這一次訂單交給誰, 這種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訂單,沒有必要交給竹編廠這些有技術竹編工人,太浪費人才了。
「訂單的事,梁書記你就放心吧,沒問題的。」
李棟心裡早就有底了,即使和外商合同談不下來,這事不難解決。一次性筷子沒有太多技術含量,只要簡單學兩天就能幹了,真談不下來倒是把大合同直接給分成小合同。
當然還需要一個前提條件,上次李棟和梁天說的,三家公社搞家庭聯產承包制試點加快推進的話。只要家庭聯產承包制推廣下去,束縛住的勞動力至少能解放出來三分之一。
三家公社人口不少,總的加起來也有二萬多人,這一下就能有幾千勞動力富餘,再說了搞了家庭聯產承包,家裡糧食多了,那這群半大孩子吃飽了,精力充沛。
不幹點活太浪費了,沒事做做一次性竹筷子,賺點錢當學費也挺好, 李棟算是積德行善了。
那到時候李棟完全不用擔心, 一次性筷子合同問題了,一分一雙對於國營竹編廠的職工來說,沒啥吸引力,甚至對路口公社和韓家莊竹編廠同樣吸引力不大。
可對於現在農民呢,那可不一樣了,一分錢能買一顆糖果,二分錢能買一盒火柴,五分錢,一毛錢那傢伙就能買鹽,買醬油了。
這時候農民一天才有多少收益,尤其是現在地裡農活還是不少,幹完活,一天沒多少空閒時間,別說出去賺錢了,現在好了,一次性筷子好弄。
有柴刀,有竹林子,這就能幹,幹完農活抽空制個十雙,二十雙不是難事,一毛二毛不嫌少,一月下來幾塊錢,要是空閒多一些,一天四五毛也不是沒可能。
這傢伙幹農活之餘還能一月十塊八塊收益,這件事不太好幸福好吧。
這一想,即使一分錢一雙,這訂單也不是雞肋,至少家庭聯產承包推行,裡山,路口和梅街幾萬人,只要十分之一的參加進來,這訂單就能搞成香饃饃。
這就是李棟的底氣,有了這些底氣,李棟才敢接手訂單,當然這都是建立在理想狀態基礎上的。
好在李棟還有一條後路,姚遠這些人,私人,個體,這也是李棟機會。
國營集體看不上的東西,對於私人,個體戶來說卻是香饃饃,一次筷子訂單對於他們來說那就是大肥肉。
這些李棟都沒說,梁天沒問,合同簽訂下來,梁天心情大好。
「走,跟我去和高書記說說這喜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