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9頁,鬱金堂,青衣呀,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公主府的嬤嬤。」

頭先放她進宮的奉御替她答應了,又問,「誒,你家廚子還沒出來?」

「是,管事的說家裡冰不對,要凍得鬆鬆的粉粉的,命奴婢回去料理。」

「走罷走罷。」

奉御轉過頭繼續請教謝阿憐,「我聽人說,珍珠能拿刀子驗好壞?」

一道道關卡,竇娘子單靠一雙腳走,饒是年輕時跑馬奔騰過,久不習練也生疏了,終於走到右掖門,天津橋上空空蕩蕩,夕陽似個紅蛋墜在半空,想到回家還有兩個坊城的跋涉,她深深嘆了口氣。

誰知才下星津橋,便有個長隨來接,「竇娘子您來這邊兒——」

他很殷勤,半是護送,半是推攘。

竇娘子避不開,簡直有些害怕,可車簾子一掀,李隆基的大腦袋亮出來。

「小姨!上來!」

車上擠擠挨挨,坐著好幾個男女,也有李旦,意態閒閒,一望而知走的景運門,出了內廷便坐轎子,已然等她良久,瞧她滿臉熱汗,到底當著孩子們面,看不過眼,遞了條帕子。

竇娘子接了,沒好意思擦,攥在手裡。

急忙道,「王爺!張峨眉與譙王有私!早有夫妻之實!」

「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一個姑娘鬧起來,「二哥死了,他竟敢弒父登位?!」

其餘幾個人並無驚異之色,彷彿都有些心理準備,身邊一個穿紅的郡王拍拍她手,轉頭溫聲確認。

「竇娘子識得譙王?」

雖說李旦爵位更高,但到底是半邊親戚,對著外人就不同了。

她雙手加眉,肅容拜下去。

「民女竇氏參見高陽郡王,回郡王的話,民女不識譙王,但知道君王懸佩乃是白玉雙佩,太子並諸親王懸鬱玉雙佩,郡王並一品官員等懸山玄玉佩。張娘子窩藏房中之人……」

她舔了舔唇,當眾說起這些醃臢事,真叫人不自在。

「……男女衣裳鞋襪委地,瞧不出服制,不過抹胸上壓著的是山玄玉佩,色樣昭彰,民女不會弄錯,本朝親王眾多,李武兩姓皆有,但年歲在三十左右的,只有譙王一人。」

武崇訓嗯了聲,望向李旦語帶敬服,「還是相王料事精準。」

李旦點點頭,瞧竇娘子還一頭霧水,雖是人微言輕,不足與聞,但到底是她冒了老大風險探聽來的訊息,瞞著她說不過去,遂抬眼與瑟瑟商量。

「郡主的意思?」

瑟瑟直接道,「今日京中怪事咄咄,擇善、道化、崇政、永通幾處坊城,親貴本就不多,諸雜官富戶門口,被人遍貼反詩,慶典近在眼前,分明是要事先煽動,再借白衣長發會發起。」

李隆基不明所以,「白衣長發會是什麼東西?」

竇娘子也問,「反詩?駱賓王麼?」

第203章

臘月裡難得晴天, 不是雨就是雪,冷颼颼的叫人不想出門。

但瑟瑟已經在城外齋戒七天了,趁著今日黃曆上講宜登高, 趕緊爬上奉先寺最高處,正可平視整座龍門石窟最大的雕像,大盧舍那大佛。這尊佛龕是高宗朝開鑿, 高足六丈,從地面仰視,只能看見豐腴的下巴和飽滿的雙耳, 壓根兒瞧不清面容五官,唯有爬上奉先寺,方能一睹芳容。

民間傳說大盧舍那大佛正如天下所有的大雲寺, 是照著女皇面容雕琢, 不過以瑟瑟目力所及,大佛神態之安詳溫存,只能出自畫師或雕刻家的想像,絕非世間任一帝王能夠擁有。

她長長呼氣,俯視腳下大地, 再遙望二十里外的洛陽城。

城中佛塔過萬,鱗次櫛比,一陣風吹過, 滿耳都是和尚的早課,夾著幾下提示節拍的銅磬,響亮但不吵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烏金墜

尤四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