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2頁,鬱金堂,青衣呀,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驪珠跟在後頭,悶得直翻白眼,沒開春就鬧騰成這樣兒,難怪六哥叮囑,貓比狗麻煩,年年叫春,躁皮麻腳地不安生。

「要說巧,還有一樁!阿姐與楊娘子重了一個字,可見註定做師徒的。」

琴燻道,「我這個是大名,師傅是閨名,恐怕算不得重了?」

幾人都不知道琴孃的大名是哪兩個字,浮樑又想起一條。

「說到『琴』字,頭先授衣節,各衙署放假,獨春官忙,奴婢去外書房,見幾個員外郎坐在院裡喝茶,有人把『琴』字寫在方勝上,與郡主的『瑟』字並列,瞧著很像。」

驪珠道,「本來就是一道兒的字,所以有個詞叫『琴瑟和諧』。」

「對對,念著也好聽,員外捋著鬍子道,郡馬艷福不淺,左右手包圓兒。」

驪珠還愣愣的,琴燻已解過來,呸了聲。

「這些人,上長官家裡辦差,還敢胡亂議論,真是該打!你還與他們說笑,人家知道你是我的丫頭,愈發興起來了。」

又道,「楊夫人四面攀親,師傅閨名兒漏出來就罷了,郡主的怎麼也被人知道了,編出這些瞎話,有鼻子有眼兒。」

浮樑說不礙事的,「楊娘子爽朗大方,郡主也是明白人兒。」

琴燻道那可不一定。

「誰聽見心裡都得留根刺兒,快別說了,尤其在家,鬧得師傅住不安生。」

浮樑順著道,「也是,下次奴婢撞見就教訓!」

「那也不好。」

琴燻想了一回,「你再聽見,替他們關上門,不然傳出去,說是我的丫頭出頭攔,也古怪。」

驪珠皺著眉頭不明白。

「就是我們家才攔吶,三哥鍾情哪個,誰比我們知道底細?照我說,先喝罵兩句,再告訴二伯,胡言亂語的,年底評個丙等,打發出京,瞧誰還敢說。」

「咦?你倒是個厲害的。」

琴燻登時笑了。

「人家辛辛苦苦做個官兒,犯下過錯,也不必往死裡責罰,譬如往後你要當家做個主母,約束奴婢官妓,也當如此。」

驪珠嗯了聲,不大聽得進,琴燻便指她手裡挽的藤籃。

搭在面上的紅緞子叫風掀開了,露出許多首飾,烏木梳子也有,壓鬢也有,魚骨磨的花鈿也有,幾朵大紅通草牡丹,傻大粗苯,熱熱鬧鬧,都不值錢。

「你厲害,把這個照六哥臉上砸過去!「

琴燻拈起一串細米珠穿的長耳墜子在風裡抖摟。

「這樣貨色,別說王府千金,宮裡三等宮人都不屑一戴。」

「那不一樣!」

驪珠很護短,抱著提籃往邊上躲,「這些是我做的。」

琴燻不稀罕,一把摜回籃裡。

「要玩要鬧,庫裡多少金銀珍珠隨你取用,偏拿這個當寶貝,下回讓你那金貴嬸嬸瞧見,又該說我武家眼皮子淺了。」

太平公主府的武家兒孫夾著尾巴做人,日子過的很不舒坦,所以驪珠向來對這位嬸嬸敬而遠之,聽阿姐提起,也沒話可回。

琴燻撫了撫她的髮髻。

「知道你喜歡自己做的,三哥也擅手工,瞧見嫂子那串珊瑚芍藥的小印了麼?叫他教你,比這些強。」

驪珠走到浮樑背後去,嘀嘀咕咕聽不清說什麼。

三人過了隨堤,一片錯落柳林,翠竹環繞,一叢叢蓬勃的山茶,近前已可聽見瑩孃的琴音,叮叮咚咚,如泉水細流,叫人以為張峨眉還在。

認清了師門便打道回府,琴燻一路迭迭煩惱。

「當年三哥拜顏夫人為師,謝師禮雅而不俗,儘是字畫、名琴、法帖,價值千金,裝箱時阿耶心疼壞了,不捨放手。如今阿耶安頓的,我就嫌俗,土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烏金墜

尤四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