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2頁,鬱金堂,青衣呀,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皆瞧出不對來。

閒談而已,府監為何反應如此劇烈?

那怕事的只管舉盞遮掩,裝聽不懂,坐得近的便含含糊糊跟了兩句。

張柬之夫人放下調羹。

「太孫實在有心了,可這些東西,向來只見上古記載,做賦比興之用,哪有人當真收集齊全呢?」

楊夫人亦道。

「別說您這樣匆匆忙忙翻找,便是當初聖人興建明堂,頒旨九州,舉全國之力並番邦納貢,也未能收集整齊啊。」

李重潤低下頭,笑得有些遺憾。

「夫人所言甚是有理,我也是個讀死書的,書上見了,便想瞧瞧實物,將好指著給祖母做壽的由頭,開開眼界。」

女皇倒是聽出了此中未盡之意,面上掛了點飄忽的笑。

「奇珍異寶,豈比得上天倫真情?你不要花功夫弄這些了,待會兒出去與你四叔商議罷。」

李重潤忙應聲是,抹抹嘴舉杯向諸人一敬。

「值此佳節,祝九州天朗氣清,祝祖母並諸位長輩福壽綿長,各位慢飲,我先去了。」

撩起袍子大踏步走出花廳。

楊夫人望著他背影讚嘆。

「太孫年紀雖小,真是氣象光華,叫人喜歡啊。」

女皇和藹地嗯了聲,未再言語。

一時飯畢,女皇問得顏夫人尚未完事,舉目看看無可談之人,便悻悻回九州池午歇,張易之與張峨眉左右簇擁著她走了。

諸人散出來,正是烈日炎炎的時候,放眼望去,宮苑的琉璃瓦流光艷彩,刺目難當。

場面有些尷尬,那些品級低,或是與宗室關係疏遠的官眷,不敢在貴人跟前礙眼,快手快腳地全跑了,剩下幾個老成的,穩穩噹噹站在韋氏身後。

李顯好容易出來,被風一吹,冷汗浹背,人都有些恍惚,半晌聚起精神,才發覺獨個兒站在婦孺堆中,很是尷尬。

韋氏勉強擠出個笑,推他道。

「我們走得慢,殿下從永巷先出去罷?」

他聽了道好,也不與旁人道別,指個宮人領路,抬腳就走了。

瑟瑟攔住年邁的張柬之夫人,向韋團兒道。

「正是暴曬的時候,恐怕夫人行路辛苦,請姑姑借把傘?」

「哎喲,真是奴婢想的不周到!改明兒見了張侍郎,該落埋怨了。」

韋團兒一點就透,連連告罪。

「別說頭上曬得人發昏,腳底下石頭也燙呢,夫人略等等,奴婢去喚一架腰輿來,使人撐傘送您出去。」

張柬之夫人和煦地點頭道好。

梁王妃和李仙蕙交換了下眼色,提了句。

「姑姑的順水人情不如做到底,給狄夫人和曹夫人也沾沾光兒?」

韋團兒滿口答應,「那是自然!」

一直端著狄夫人手臂默默不語的曹家兒媳嚇了一跳,漲紅臉搖手推辭。

「我家郎君尚無品級,當不得王妃稱呼,更不敢與兩位夫人相提並論。」

又急忙向韋團兒屈膝解釋。

「請姑姑不必麻煩了,我走著出去就成。」

她郎君在太常寺下屬的郊社署做齋郎,並無品級,照理說是遠遠不夠資格入宮面聖,可是崔家辦完喜事不久便出了喪事,夫人急病去世,陳思道正在服長達一年的齊衰杖期。

女皇施恩召陳娘子進宮,既是遞補往年陳夫人的名額,予陳思道體面,也是安慰她喪母之痛。

梁王妃攜著她手熱切道。

「你不用這樣慌亂,法外不外乎人情,我家王爺與你阿耶、你公公,私下裡雖然談不上親近熟悉,到底同朝為官,也很傾慕兩位郎官的高風亮節。」

陳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烏金墜

尤四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