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頁,鬱金堂,青衣呀,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瑟瑟不高興,「我還要出風頭給二哥瞧呢!」
梁王妃發笑,瑟瑟孩子心性,對著眷戀的哥哥姐姐,一門心思爭面子。
武三思和武延壽上值去了,武延基陪李仙蕙監工,清早就出了門,滿屋皆是女眷,她打發了賞錢,等天使退出院子,才請韋氏示下。
拆開明黃帛帶一看,原來米糕做的菊花形,面兒上蹲個米粉捏的獅子,糕底摻雜各樣時令果蔬,有栗子黃、松仁、銀杏,撒了石榴籽。
年年梁王府都接這個,早不稀奇,驪珠悻悻放下。
「還是這樣兒啊。」
瑟瑟卻很新鮮,等長輩嘗過了才拈起來。
「我瞧著挺好,我最愛吃石榴。」
梁王妃道,「宮裡的石榴最好,不像旁的外頭運來,到咱們手裡要麼青的,要麼幹了,宮裡吃的是掖庭種的,品種特異,又大又甜。」
頓一頓,「就這麼巧,三郎也愛吃石榴,一年到頭別的不碰,就愛這個。」
韋氏很捧場,笑著重複,「愛吃石榴好哇。」
眾人全聽明白了,轟然大笑。
第95章
兩樁親事橫在眼前, 韋氏和梁王妃日日歡喜,商量親迎的細務。
譬如洞房裡用哪樣垂簾,燻何等香料, 李仙蕙爽朗,武延基缺根筋,武崇訓又不在, 拳拳愛子之心只能拿瑟瑟排解。
所幸她受慣了,不作無畏掙扎。
紅著臉問,「宮裡賞賜, 楊家有麼?人家送我點心,拿這個回禮成麼?」
她與楊琴娘相好,回來韋氏聽說, 也很高興。
兒女養在京外, 缺失的何止是宮廷教養,都城眼界,還缺一環與世家子弟的手帕交,竹馬情。
「人家送你自己做的,你拿賞賜去回, 說起來有臉面,卻缺了誠意,當真要還禮, 還是動動手的好,或是請來家裡坐坐。」
「楊家斷少不了這些……」
梁王妃道,「不過太夫人小性兒,未必肯分給三位庶女。」
瑟瑟打定了主意。
「我拿聖人賞的東西單送給她, 太夫人不好推辭,便是給她長了臉面, 豈不很好?」
梁王妃失笑,「你這鬼點子卻捉狹。」
韋氏點頭。
「別人如此,難免遭人議論,咱們家反正是剛回來的,你行差踏錯,大家只好說你不懂規矩,明年就好了。」
得了長輩放任,瑟瑟愈加有恃無恐,立時叫丹桂來指派。
「你替我寫,就落我的小印,挑漂亮金貴的盒子,附我的名帖送去楊家。」
「你幾時有印了?」
韋氏想起來。
「哎呀,你只有小名,還無字,辦及笄禮時該起一個,偏忙亂,混忘了,照理說婚後郡馬起也行。」
「瑟瑟兩個字就很好呀——」
瑟瑟擰著頎長的脖子,眼角眉梢俱是笑意,驕傲地像只白鶴。
「我寫信給表哥,因無表記,把那串珊瑚隨在裡頭,沒想到收到回信,表哥竟在芍藥花蒂上刻了一枚極小的印,小指大,單獨一個『瑟』字,又勾了一圈花線,好看極了,且是我獨一份兒的。」
韋氏與梁王妃一愣,相對掩口駭笑。
瑟瑟難得安靜,給武崇訓寫信不稀奇。
武崇訓蘭心蕙質,能在小物件上做文章,也是他生母留下的好本事。
可笑的是,瑟瑟從前驕矜自得,狠狠欺負過他,氣得武崇訓拔腿就走,這才冷了一個月,是怎麼孟光接了梁鴻案,又搭上線了?
「九月底糧食收上來,就地賣不了多少……」
梁王妃道,一座王府住了五個有爵之人,入了秋,各處封邑、職田,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