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頁,鬱金堂,青衣呀,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仙蕙自嘲地承認。
光政門近在眼前, 司馬銀硃的翠綠袍角在門洞裡伴著和風翻飛,想到這樁婚事她定然反對,李仙蕙不僅不頭疼, 反而有種開啟新生活的喜悅。
一壁說,玉臂一揮,大大方方道。
「倘若他做了太孫, 打死我也不肯!可武家已散,挑個愛我、敬我,事事隨我高興的夫君, 不好麼?」
瑟瑟滿腹牢騷, 想這豬頭何德何能?卻不敢反對,耷拉著腦袋隨她出門。
臺階下幾個宮人一頭霧水,不明白李仙蕙面聖出來為何神采飛揚。
晴柳叫人趕車過來。
「郡主上車罷,日頭毒辣,曬久了起疹子。」
李仙蕙卻說不必, 叫人牽馬,踏馬石上輕輕一蹬,就坐穩了馬背。
她勒馬望住武延基的背影。
打小騎馬打獵就在一塊兒, 姑娘家學騎射吃虧,腰肢太細,力氣不夠,怎麼練都沒長進, 羨慕司馬銀硃能大杯酒下大塊肉,她偏不成, 偶然贏了他一回,高興地多吃兩塊烤鹿肉,過後他便總輸。
他是沒出息,可是私心裡回護她,樁樁件件,數之不盡。
抖了抖韁繩,昂首的赤紅大馬金鞍艷麗。
李仙蕙猛地一抽鞭子追上去,長街上百姓紛紛避讓,武延基懶怠騎馬,溜溜達達走在路上,聽見風聲狐疑回頭,就被她笑聲貫耳,一把拽上馬。
「走!陪我看郡主府的地塊去!」
訊息傳進瑤光殿,女皇午歇剛起,眾皆驚詫。
盛夏炎炎,大家坐的散亂,簷下斑竹的細篾捲簾高低錯落,各個臉上罩著一片暗影,侍女端了冰盞來,小小一隻清透的琉璃器皿,瓜紅葡萄綠,浸著乳酪和果汁清茶,躬腰一盞盞放下,嵌花的小金匙插在瓜上。
張易之搖著扇子湊趣兒。
「可見人算不如天算,那時多少苦心安排,總擰著,如今不催逼倒成了。」
顏夫人莞爾,「青年男女,最恨長輩一力催促。」
韋團兒站在女皇身後,替她鬆鬆挽起滿頭白髮,沒話找話。
「姐姐後定親,那安樂郡主的親迎禮得往後排?偏那頭也是兄弟,要說以嗣魏王為先,等他丁憂三年,高陽郡王又不樂意了,這可真叫順得哥情失嫂意。」
女皇撐起頭來洋洋一笑,「怕什麼,有朕呢。」
所謂禮法制度,皆是虛名兒,她這一生,一腳踢翻了不知多少。
「魏王陪葬順陵罷,叫春官上個諡號。」
她想了想,「贈太尉,遙領幷州大都督,至於魏王府……先擱著,另起一座永泰郡主府,時日早晚,照她們姐妹自家意思,同日成婚也好。」
轉念皺眉吩咐人傳話。
「去跟太子妃說,不許為難仙蕙,另外姐妹同喜,著春官加一成費用,瞧著喜歡什麼自己添減罷。」
武三思聽說,頓足半晌,才進宮道喜,絮絮說了許多吉祥話,並一力擔保,由梁王府替嗣魏王操辦,絕不讓李仙蕙受半點委屈。
同來的禮部司郎中隨身袖著紙筆,略一沉吟,起了一張『奪情』的稿子,顏夫人從旁添減兩句,立時交去鸞臺審核。
韋團兒滿口恭維。
「他們事事指望聖人,這便叫恩情從上往下流,要是沒有您,哪來的好姻緣呢?全靠您,才能夫唱婦隨,琴瑟和諧。等往後他們成了人,能辦差了,報答聖人,尊養聖人,就叫恩情從下往上流。」
這些民間的粗話、俗話,從前不能入女皇的耳朵,這二三年,年紀上來,倒越聽越聽得進了,和聲道。
「哎,養兒方知父母恩,但願他們早日懂事罷。」
「聖人說的是,等他們為人爺娘時,就明白聖人的苦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