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頁,鬱金堂,青衣呀,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真真替她發愁。
「嫁了嗣魏王,就沒法嫁別人了。」
「誰要——」
李仙蕙失笑,敲敲她的腦殼子,「不至於。」
可是李真真根本不信。
全靠李仙蕙從中斡旋,武延基才在御前艱難地開了尊口,為顏家說了兩句片兒湯話,換得顏夫人大肆回報,指內醫局報他病勢沉重,不宜獨居城外。
武崇訓又順水推舟,說梁王府地方大,太子將好還沒搬出去,兩姓親香,擠一擠,住一處最好,這便合了聖人的心病,大加讚賞之外,竟還撥了筆款子令梁王好生招待。
所以武崇訓雖走了,笠園又住進武延基,可他到底轉了性子,並不理會武三思,也不參與宴席,入夜連燈都不點幾盞,望過去烏漆嘛黑,彷彿沒人。
「別人家事兒問兩句罷了,要緊的還是重潤,今天聖人回宮,他應當就在迎候的佇列裡,可惜人多,大駕鹵簿浩浩蕩蕩,沒見上,下個月重陽節,君臣出郊外登高賞秋,回來宮裡還要大擺宴席,便能團聚了。」
李仙蕙口氣淡淡地,手藏在衣帶裡緊緊握拳。
方才大家見面,韋氏滿眼欣慰,直向李顯道喜,又說終身有靠,可見李重潤果然青年卓絕,真是李家的運氣。
可這一大家子,爺娘目光只有兩丈遠,但求保住性命,多的一概不問,兩個妹妹吃虧在見識有限,坐穩了郡主便顧念兒女情長,不知水底還有暗流湧動。
權勢是拿血肉填出來的,這是顏夫人常掛在嘴上的話。
李家得了內廷支援,武家卻佔住外朝半壁。
武承嗣死了,朝會上群相議政,武三思作為春官尚書,在六部位次靠後,但畢竟佔住一席之地,武家另外還有一位羽林大將軍,一位將軍,如今辦完邊關差事,都該回京了,加總算算,正是旗鼓相當,能掰手腕子的局面。
武崇訓怕爭端再起,宮廷鬥爭變成百姓之禍。
也是不願與瑟瑟正面交鋒,鐵了心帶武家急流勇退,偏李顯不能服眾,限於御前的小場面已是左支右絀,靠老婆孩子撐腰,待真正走上前朝,舉國矚目,只會更不堪……
所以,李家非得另出一個領頭羊,才壓得住。
司馬銀硃和笠園上下是總角之交,熟門熟路,見了小廝先問。
「人呢?」
又交代。
「郡主府缺人,你要來便全家一道來,郡主用著放心。」
那人忙道謝。
朝辭早早在二門上候著,聞聲轉出來拱手作揖。
「女史趁雨就來了?才郡公還唸叨,說公子不在,輕易交割了,誰來居中作保?橫豎奴婢是不夠分量的,想來想去,只有麻煩您。」
「你制不住他,交給我罷。」
司馬銀硃爽快地一揮手,迎風揚起清亮的嗓子,唯恐人聽不見。
「奴婢不是白跑腿辦差的,立文書字據,市面上公價,一百兩中取一兩,若是還要擔保,取五兩,郡公意下如何?」
她一聲喊,四面人望過來。
前頭院子趁武崇訓走了,正在移栽石淙帶回來的花卉,都是親水植物,養在缸裡反不好,只能挖一方淺淺小池,就種在半乾半濕的地界上,因此滿地堆著碎石河沙,並幾個工匠。
聽見女子高聲,他們全都惴惴抬起頭。
武延基的臥室在第二排倒座,香夢正酣,被她一嗓子驚醒,還以為又回到少年賴床懶起的歲月,愣了半天,套上袴出來看熱鬧。
朝辭扭頭囑咐工匠,「諸位繼續,不妨事。」
轉過臉便見武延秀走出書房,陰陽怪氣地長喲了聲。
「嫂子還沒過門兒,就打發女史管帳啦?」
司馬銀硃正瞧那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