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頁,鬱金堂,青衣呀,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請我點評?」

上官端坐正中,聽明瞭他的來意,一時有點發懵。

宋之問徐徐點頭道是。

「下官既拜才人為座主,文章請教才人,往後聖駕跟前,差事怎麼辦,出入臺省,與各位長官的關係如何拿捏,都要請才人指點。」

已是夜半時分,上官的值房卻還燈火通明,人頭攢動,上下各色人等事務之繁忙,不亞於鳳閣、鸞臺,州府快馬送來的奏摺、密報,從地上直壘到丈把長的大桌上。

十幾位女官用縛膊綁住大袖,飛快地翻閱著,記錄著,小聲交換意見,毛筆和鎮紙刮過紙張,輕微的沙沙聲聚少成多,令人彷彿置身蠶房。

上官穿著更簡便,窄袖小衫捲到胳膊肘,手捏硃筆御批,那件世人視若奇珍的傳國玉璽隨隨便便頓在案角,旁邊十幾份明黃帛書已經草成,只待落印刊行,發出宮去,便是聖旨親傳。

「才人不必擔憂,下官並非鑽營取巧之徒,實則下官自入神都便仰慕才人,不信您看,這都是下官前些年抄錄的詩作。」

宋之問從袖中取出一本巴掌大的冊子,雙手捧著奉上。

上官遲疑翻開,只見蠅頭小楷密密麻麻,果然不是一夜之間足以偽造。細看內容,皆是抄錄的名家名句,王維也有,駱賓王也有,上官婉兒排在頭名,且單空了一頁,用細墨線勾了一朵扶桑。

自來詩畫不分家,風月之人即便不曾習畫,即興提兩筆,亦能有出人意表之妙,上官因為這朵扶桑,對宋之問多了些欣賞。

「下官入控鶴府半年有餘,日常往來集仙殿,偶然遇見,便仰慕才人正大仙容,只宮禁森嚴,不敢搭話,昨日蒙顏夫人牽線,才膽敢前來。」

上官聽了,嘴角帶起笑意,和顏悅色地與他攀談。

「主簿的才名我聽說過,昨日顏夫人取中您甲等第一,是實至名歸,倘若讓我來評,也是如此。」

倚著扶手叫人倒茶,一面和煦地問。

「主簿在控鶴府,還有什麼請教我?府監入禁中時日雖短,實在八面玲瓏,能幹極了,自他來了,我與顏夫人省下許多力氣。」

這是自然,宋之問趨近半步,「府監機敏過人,又知聖心,可是嘛——」

他轉著步子,竟撩起幔帳,鑽到上官跟前來。

宮人意外之餘,紛紛橫眉豎目,從上官身後繞出來伸臂擋他,幾個嬤嬤更是厲聲斥責,「速速退下!這裡是什麼地方?也是你胡鑽亂撞的?」

上官怔怔坐在案前,手裡還扣著一隻小小的靶鏡。

宋之問進來前,她許是伏案太久的緣故,忽覺額角一跳一跳地銳痛,幾乎不能支撐,嬤嬤原說請太醫,但因還有兩份淮南來的急報沒看,明日一早相爺又要覲見,她今晚必得理出個章程,候著聖人得空時講解,實在是走不開,只得叫宮人拿鏡子來照著她瞧,還沒看出個名堂,宋之問就闖了來。

宮裡從來不缺美女爭奇鬥豔,二十年前有韋氏和太平公主,如今,又有太子家的安樂郡主和楊夫人家的三娘。她們拿她當長輩,禮遇客氣,尊重的是她手中這支天子御筆,卻不知她看著新長成的閨秀,羨慕中隱含哀怨的複雜心境。

她長長嘆息,揮袖讓人退出去,又道,「請主簿帳外說話罷。」

宋之問候著女官等卻行而出,提著袍角直退回方才那處,重新拱手。

「府監辦些無傷大雅的小事,譬如指點下官向蜀中徵辦些衣料,或是指梁王府與太子聯姻,自是十拿九穩。可他到底欠缺學識,毫無文史積澱,國朝的外交與軍政,聽不懂更說不清。」

上官嘴角微沉,眼神有些冷厲。

外交軍政是國朝第一等的大事,幾時輪到控鶴府插一腳了?

聖人登基以來,文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烏金墜

尤四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