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蜜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頁,表姑娘她不想高攀,三月蜜糖,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待得空,他特意找到李幼白,與她單獨說了恭喜,又依著當年自己殿試的經驗同她分析今年可能考到的題目,尤其在策論上。
「之前同你講過,國子監講小經的何懷,他參與殿試出題,你便按照他的個人風格多去揣摩,基本不會有什麼紕漏。除此之外,陛下和長公主各出一題策論,約莫也是圍繞今年的稅收和治理堤壩,或者是改道運河,這是我來時順道買的書,都是京裡最新出來的,你看著做參考。」
「多謝。」李幼白掃了眼,的確是針對性很強的朝事見解,她從荷包裡掏出碎銀子,遞給閔裕文,「買書的錢。」
閔裕文沒接,她便一直舉著。
「你不用跟我這般見外。」
李幼白笑:「一碼歸一碼,你為我操心我已然感激,總不能連書錢都要賴帳吧。」
閔裕文知她固執,便只好收下。
殿試前只有兩日準備時間,李幼白看的很快,第一遍粗粗掃了眼,將所有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接著便掃第二遍,降低速度,深入分析,到入夜時,她還在翻看記錄。
窗子被人叩響,她起身,走上前。
「是我。」盧辰釗從窗後走出,投在窗紙上一道影子。
李幼白推開窗,他熟稔地翻身進來,窗咔噠合上。
「是不是安福姑姑的案子有了眉目?」李幼白下意識想到這個。
盧辰釗:「你半夜問案子不怕夢見那屍體?不怕嚇得睡不著?」
「我沒看見。」
「我不介意幫你回顧。」
想起盧辰釗那日慘白的臉,李幼白表示拒絕,「那你過來是為了何事?」
「我去過道觀,輾轉找了好些女冠打聽,都說不知道貴妃在那修行。因是十幾年前的事了,我又去翻閱了在冊女冠,發現貞武九年後,觀裡少了幾位年長的女冠,也就是大理寺案錄中提到的那些人。」
「所以貴妃很可能根本沒去道觀修行,而是大火燒宮後特意逃離,貞武六年到貞武九年,此間三年她去了哪,又為何重返仙居殿?」
盧辰釗看著她,小臉繃緊,兩條細長的眉也皺起來。許是看書看的,眼底儘是烏青。
「對了,有件秘聞或許你不知道,但我覺得可能跟貞武六年那場大火有關。」李幼白忽然想起來在仙居殿時聽到議論,彼時貴妃在病中,大理寺又去查安福的屍首,梅香和梅梧便時常坐在殿中說話,多是跟貴妃相關的陳年往事。
「她們說大火前,貴妃和陛下曾有過爭吵,且很是激烈,也因此事,陛下數月沒去仙居殿。後來便發生了大火,陛下抱著「貴妃屍骸」許久,將其厚葬。時隔三年,貴妃完好無損回宮,卻沒令人徹查那場大火,這本身就很奇怪了。是不是有不為人知的隱情,不便叫世人知道,所以才會編出貴妃失憶,去道觀修行的故事「
「李幼白,我是來恭喜你的。」盧辰釗靜靜看著她,像是許久沒有見到,目光流連在她臉上,不放過分毫地仔細盯視。
李幼白愣了瞬,少頃微微紅了臉,道:「謝謝。」
「你想要何賀禮?」
「啊?不需要,不必麻煩。」人情往來總要費銀子,他送自己名貴的,下回自己便要送他更貴重的,如此幾番,卻也沒甚意思。尤其他送的東西,總是不大符合心意。
盧辰釗:「那我自己做決定了。」
「真的不用。」
「李幼白,殿試之後你有沒有想過去處,比如說去翰林院還是別的什麼部門?」盧辰釗徑直打斷,換了話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