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章 王績《遊北山賦並序》,俠影美顏,德蘭Y,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句:君平,指嚴君平,卜筮於成都市,樂於惠眾。子真,指鄭子真,隱居不仕,躬耕山岩。二人均是漢成帝時著名隱士。王績自比嚴君平。呂才《王無公文集·序》:“(王績)曰:‘奈何悉欲坐召嚴君平耶?’”[109]閭(lu)閈(hàn):里門。[110]山中:《楚辭》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此反用其意。[111]“去老”二句:去老還童即返老還童。[112]結絡:枝葉交錯。[113]漠漠:瀰漫貌。[114]爰:語氣詞。豫:樂。[115]糾:纏繞。[116]茹:覆蓋。[117]尋:長。[118]闢:開。[119]“松花”句:松花,指松花釀的酒。柏葉,指柏葉浸的酒,元旦共飲,以祝長壽。醇酎(zhou):漢代佳釀。酎,重釀醇酒。[120]“鳳翮”句:鳳翮,鳳凰的翅膀,指古琴兩側。龍唇:琴唇。王績善撫琴,曾作《山水操》。[121]白牛溪:見“南浦”六句注。[122]信:確實。[123]奧域:腹地。[124]許由:《莊子·逍遙遊》載,許由為上古拒絕堯高官厚祿的隱士。[125]張超:指東漢人張楷。《後漢書·張楷傳》載:楷字公超,隱居弘農山中,學者隨之,儼然成市。[126]“刪《詩》”二句:指孔子刪得《詩》三百篇,編訂《春秋》的故事。[127]康成:東漢大儒鄭玄字。《後漢書·鄭玄傳》載其客耕東萊,從者千計。[128]根矩:曹魏邴原字。《三國志·魏志·邴原傳》載其避居遼東,而從遊者數百家。摳:提。[129]組帶:佩印用帶,指官宦。青矜:黑色衣領,指學生。[130]鏘鏘:有節奏行進貌。儗儗:草木茂盛貌。[131]“階庭”句:《論語·季氏》載,孔子見子鯉過庭院,便教導他要學《詩》《禮》。此指子承父訓。[132]杞梓:杞、梓皆良木,以喻人材。[133]尼丘:孔子母親求子禱告之地。洙、泗:皆水名,經曲阜,為孔子講學之地。王績自注:“吾兄通,字仲淹。生於隋末,守道不仕。大業中隱居此溪。續孔氏六經,近百餘卷,門人弟子相趨成市。故溪今號王孔子之溪也。”[134]紀:木星執行一週為一紀,二紀合二十四年。[135]誅茅:剪茅草為屋。《楚辭·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往見太卜鄭詹尹,曰:‘餘有所疑,願因先生決之。’曰:‘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席芷:以白芷為席。[136]環林:《文選·潘岳〈閒居賦〉》:“其東則有明堂辟雍,清穆敞閒。環林縈映,圓海回淵。”後因指明堂或太學。[137]闕里:孔子故居。《後漢書·明帝紀》:“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李賢注“孔子宅在今兗州曲阜縣故魯城中歸德門內闕里之中。”[138]“姚仲由”二句:姚義,字仲由;薛收,字莊周,後任唐李世民天策府記事參軍。姚義、薛收皆為王績兄王通門人。王績自注:“此溪之集,門人常以百數。唯河南董恆、南陽程元、中山賈瓊、河東薛收、太山姚義、太原溫彥博、京兆杜淹等十餘人稱為俊穎。而姚義多慷慨,同儕方之;仲由、薛收以理達方莊周,薛實妙玄理耳。”其中,溫彥博、杜淹均官至尚書右僕射(相當於宰相),為李世民近臣。[139]觸石橫肱(gong):觸石,指山中雲氣與峰巒相碰擊,吐出雲來。橫肱:墊胳膊作枕,喻安貧樂道。《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140]洗耳:皇甫謐《高士傳》載,上古隱士許由討厭堯徵兆之令,遂以洗耳明志。[141]“挾策”句:《莊子·駢拇》:“臧與谷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挾策:持簡,喻讀書。[142]投竿:垂釣。《莊子·外物》:“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娘娘!快把我賜給小太監

姒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