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章 逐貧賦,俠影美顏,德蘭Y,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精神追求,確有孔子不慕富貴、顏回“不改其樂”的遺風。這正像《漢書》本傳所描述的揚雄形象:“為人簡易佚蕩,口吃不能劇談,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靜無為,少耆欲,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貧賤,不修廉隅以徼名當世。家產不過十金,乏無儋石之儲,晏如也。自有大度,非聖賢之書不好也;非其意,雖富貴不事也。”
《詩經》的四言體在漢代詩歌中失去生氣而被五言所代替,而在漢代賦作中卻重放異彩,出現了不少完整的四言佳作,無論是詠物還是抒情都各盡其妙。劉勝的《文木賦》以精彩的比喻取勝,賈誼的《{鵩}鳥賦》以深刻的哲理感人,揚雄的《酒賦》以深遠的寓意流芳,而這篇《逐貧賦》以特有的詼諧風趣別具一格。全文構思奇異,作者假設抽象概念的“貧”與人對答辯駁,雅謔相間,莊諧相生,頗有戲劇性的情趣:寫揚子嚴肅莊重,他牢騷滿腹,怨集於貧,怒言責罵,憤然喝令;寫“貧”玩世不恭,始為平心靜氣,繼而冤情大作,以至“色厲目張”,誓將決裂;最後以主人自悔、諒解,與貧重新和好。如此構造的寓言故事首尾完整,情節頗為生動,寓言人物的個性也十分鮮明突出,寓意雋永而耐人尋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清人浦銑在《復小齋賦話》中所說:“揚子云《逐貧賦》,昌黎《送窮文》所本也。至宋、明而《斥窮》《驅戇》《禮貧》之作紛紛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