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章 蘇武傳,俠影美顏,德蘭Y,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帛贖之。”上許焉。後通國隨使者至,上以為郎。又以武弟子為右曹。武年八十餘,神爵二年[64]病卒。

甘露三年[65],單于始入朝[66]。上思股肱之美[67]乃圖畫其人於麒麟閣[68],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69],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次曰“衛將軍富平侯張安世”;次曰“車騎將軍龍頟侯韓增”;次曰“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陽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陽城侯劉德”;次曰“少府梁丘賀”;次曰“太子太傅蕭望之”;次曰“典屬國蘇武”。皆有功德,知名當世,是以表而揚之,明著[70]中興輔佐,列於方叔、召虎、仲山甫[71]焉。凡十一人,皆有傳。自丞相黃霸、廷尉於定國、大司農朱邑、京兆尹張敞、右扶風尹翁歸及儒者夏侯勝等,皆以善終,著名宣帝之世,然不得列於名臣之圖,以此知其選矣。

贊[72]曰:李將軍恂恂如鄙人[73],口不能出辭[74],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流涕,彼其中心誠信於士大夫也[75]。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然三代之將,道家所忌,自廣至陵,遂亡其宗,哀哉!孔子稱:“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76]”,“使於四方,不辱君命[77]。”蘇武有之矣。

註釋:

[1]“少以父任”二句:因父親職位之故而得任官。漢代官員年俸二千石以上,其子弟可以父蔭為郎。蘇武父蘇建曾為代郡太守,以功封平陵侯,蘇武與兄蘇嘉、弟蘇賢都被任用為郎。郎,官名,皇帝近侍。[2]稍遷:逐步升遷。栘(yi移):木名,即唐棣。漢宮廷中有栘園。廄監:管理馬廄的官員,掌管栘園中鞍馬、鷹犬和射獵用具。[3]“匈奴留漢使”句:漢武帝於元封元年(前110)統兵十八萬以臨北邊,使郭吉曉諭烏維單于。郭吉見單于,言多威脅之意。單于怒,扣留郭吉,遷辱北海之上。元封四年秋,匈奴使至漢,因病服藥而死,漢使路充國送其喪歸,單于以漢殺匈奴貴使,扣留路充國。[4]天漢元年:即公元前100年。天漢為漢武帝年號(前100—前97)。[5]“且鞮”句:且鞮(ju di居低)侯單于,烏維單于之弟。原為左大都尉,烏維單于死,子詹師廬立,年少,號為兒單于。兒單于在位三年而死,其子年少,匈奴乃立其叔(烏維單于弟)右賢王勾黎湖為單于,勾黎湖在位一年而死,由其弟且鞮侯繼位。[6]中郎將:官名。節:使臣所持信物,以竹為杆,長八尺,上綴三重犛牛尾為裝飾,故又稱旄節。[7]假吏:臨時充任為吏者。[8]募士:招募來計程車卒。斥候:偵察人員。[9]緱(gou勾)王:匈奴的一個親王。[10]昆邪(hun yē渾耶)王:匈奴的一個親王。據《漢書·匈奴傳》,元狩二年(前121)夏,張騫、李廣等擊匈奴,單于怒昆邪王居西方而被殺被虜甚多,欲召誅之,昆邪王恐而降漢,緱王亦隨之同降。[11]浞(zhuo濁)野侯:即趙破奴,太原人,早年亡命匈奴,後歸國,為霍去病軍司馬。太初二年(前103)春,率二萬騎出擊匈奴,被俘投降,全軍皆淪陷於胡。後又逃歸漢,因罪滅族。[12]衛律:其父為長水胡人,生長於漢。與協律都尉李延年相善,以李舉薦出使匈奴;將還時,李因罪全家被捕,衛律奔降匈奴,被封為丁零王。[13]閼氏(yān zhi煙支):匈奴王后的稱號。[14]私候:私訪。[15]左伊秩訾(zi姿):匈奴王號,有左右之分。[16]受辭:受審。[17]毉:古“醫”字。[18]輿:抬著。[19]“南越”二句: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南越王相呂嘉殺南越王及漢使,武帝遣將討伐。次年,平定南越,抓獲呂嘉,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娘娘!快把我賜給小太監

姒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