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七章 暖閣爭議,士子風流,上山打老虎額,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大明王朝來說,掃蕩韃靼,確實是一場軍事冒險。

而楊一清確實看到了這一點,所提出的策略,也都是以此為出發點,通俗一點說,他的意圖很簡單,明軍不可落單,雖然三路出兵,可是必須在某處會合,然後一路掃蕩,能屠殺牛羊就屠殺牛羊,哪兒的水草豐美就放火去燒,大家抱成團,保證韃靼騎兵不敢正面交鋒,當然,若是韃靼主力當真要來正面交鋒那也不怕,以逸待勞便是。

至於糧道如何貫通,斥候如何放出,一有敵情,各部如何迅速集結,其實這就是一種烏龜戰法,看到邊上沒有了敵人,就燒殺,劫掠是不可能的,你劫掠了牛羊回來,回到了關內,也沒有水草養他們,無非就是消耗掉韃靼人的資產,最後迅速龜縮回去,嚴防死守,專侯受到了損失,並且過不了冬的韃靼人不得不在寒冬臘月裡,對大明的各處邊鎮發起進攻。

而龜縮在邊鎮中的明軍,則是以逸待勞,在高高的城牆上,用盡一切辦法,將這群又冷又餓的餓狼打回去。

打回去之後,若是明年開春,還可以組織一次春遊的活動,那時候的韃靼人,剛剛經歷了饑荒和寒冬,眼看水草又長了起來,一心一意想要從事生產,讓牛羊多長點兒膘,新的一年裡好好勞動,對戰事並不熱衷,一旦又起戰事,韃靼汗庭就算徵召各部族的族人集結起來準備和明軍殺個你死我活,怕是許多偏遠的部族,自認為明軍打不到他們,也會敷衍了事,寧願讓年輕人放牧,也不願意去勞師動眾的和明軍決戰了。

再加上饑荒必定會使得韃靼人的人口減少,大量的老人和婦孺都熬不過這場寒冬,這就使得,生產和放牧的人手會大量減少,明軍若是隔三差五出去幹這幾票,以韃靼人的國力,一定吃不消。

可以說,這是一場國力的較量,比的就是誰耗得起,其主要宗旨就是,你他孃的敢來搶我,好,老子現在不事生產了,跟你破罐子破摔,於是發動五六十萬的民夫,十幾二十萬的壯丁,這些人既不春耕,也不秋收,放任土地荒蕪無人耕種,來跟你血拼。而你呢,以後也別想放牧了,專門來跟我耗吧,你若是做縮頭烏龜,我就四處破壞你的草場,屠殺你的牛羊,你要是起兵決戰,那更好,你的壯丁和人手也不必生產了,大家一起吃西北風。

韃靼人要耗下去,除非獲得了巨大的勝利,並且攻佔了大明的幾個軍事重鎮,否則以他們的生產力,饑荒是不可避免的。而大明呢?大明近百萬人征伐起來,從現在開始,隔三差五的出關,也就是說,在山東、宣府、遼東這些地方,大量的人員都不再從事生產活動,若是其他各省不能源源不斷的將餘糧透過運河運到北方來持續的供應這幾個地方,那麼大明朝,也必定會發生饑荒。

這就好像扳手勁一樣,看的未必是誰的力氣大,而是看有沒有人作弊,韃靼人只有一隻胳膊,而大明有兩隻,一隻手和他們扳,另一隻手必須狠狠的拉住另一隻手的小臂,若是另外一隻手承受不住,那麼後果就是災難姓的,極有可能導致一連串的失敗。

正如漢朝對匈奴動兵一樣,呂后當政的時候,打不起,於是匈奴單于耀武揚威,寫了書信來羞辱,要請呂后去侍奉單于,呂宋不但沒有動兵,反而乖乖的上書一封,說自己年老色衰,不能侍奉單于,願送大漢女子代為侍奉。到了文帝、景帝時期,匈奴人依舊侮辱,文帝、景帝小心謹慎,乖乖和親,不敢有絲毫怠慢。

可是到了武帝時期,戰爭就開始了,一口氣,發動了十五次對匈奴的戰爭,打的匈奴人連他媽都不認得。

必須要說的是,武帝時期的漢軍,未必比呂后、文景時期的漢軍要強,武帝的勝利,只是來自於文景時期國庫的積累而已,沒有文景,就沒有漢武。

而現在的大明,處境也是一樣,要打的韃靼他媽都不認得他,拼的不只是誰的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從小兵做到諸侯

甜粥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