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五十六章 小內閣,士子風流,上山打老虎額,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一清拂袖而去。

這一次實在臉丟的有點大,堂堂閣臣,一點威信都沒有,竟然讓一個官員當著另一個面毆打一個官員,這倒也罷了,他既然不能阻止。

一方面,是徐謙佔住了道德制高點,另一方面,是徐謙蠻橫的態度,那種不顧一切也要和你拼命的架勢,換做是任何人都會心有餘悸。

至於張春,已經成為了棄子,自然而然,再也沒有了利用的價值,被徐謙當眾打了一頓,隨即被人扭送去了大理寺。

而看客和陳情計程車子自然也都心滿意足的離開。

徐謙揹著手,吩咐一句:“召集所有官員,本官有話要交代。”

這一句話像是產生了魔力,竟是一下子,所有人都聚在了公堂上,大氣不敢出的候著徐謙坐在首位,徐謙虎目環視左右,淡淡的道:“從今以後,這張春的職責,就交給吳大人了。”

吳謙是右侍郎,現在左侍郎沒了,他就名正言順的成了戶部的第二把交椅,只是這個時候,他沒有竊喜,也沒有慶幸,反而是表情凝重,小心翼翼的看了徐謙一眼,道:“是,大人。”

徐謙慢悠悠的道:“稅制的事,也由你來主持草擬,戶部現在沒有銀子,還叫什麼戶部,賑濟都要靠江浙那邊調撥錢糧,這又像什麼話?所以,稅制革新已經刻不容緩,吳大人久在戶部,想來對此也知根知底,本官等著看你的章程。”

吳謙心裡苦笑,若是平時,有了草擬稅改的權利,還不知道要高興到什麼時候,只是現在,他卻更加小心,道:“下官何德何能……”見徐謙臉拉下來,他不敢再推拒,於是道:“只是下官冒昧想問問,大人以為,該如何改才好?”

徐謙淡淡的道:“商稅自然是要收的,不過既是收了稅,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換句話來說,取之於商,除了一些朝廷平時的用度之外,其餘的,總要修橋鋪路,要給他們提供便利,此外還有巡捕廳的問題,這些其實都是次要,既要收商稅,自然是不能讓地方官來辦,不能讓他們過手,否則像他們一般,如徵糧一般的徵稅,天知道最後會成為什麼樣子,戶部這邊,得自己籌辦稅局,否則遲早要出亂子不可。”

“當然,要收商稅,其實麻煩也不小,人家賺了多少銀子,盈利多少,你能知道?他們生產,畢竟和耕種不同,農耕至少地上可以看到糧食,有多少畝地就可以大致推算出每年產多少糧,可是各種工坊五花八門,有的生產絲綢,有的生產鐵器,盈利也各有不同,如何徵收,卻有些難處。”

“不過……”徐謙淡淡的道:“本官有些想法,這稅嘛,就從源頭徵起,朝廷並不徵作坊的稅,而徵工礦還有棉桑的稅。這些東西,畢竟是看得見的,徵起稅來也簡便一些,比如說棉桑,一畝徵收多少,形成了定製,比如十抽二,十抽三,這都可以,而朝廷徵了他們的稅,其實間接的,就徵收了那些絲紡的稅,因為朝廷對棉桑徵稅,那麼市面上的棉桑必定要漲價,絲紡要收棉,所付出的價錢就高,而絲紡織出來的布賣給成衣工坊,價格也會提升,這一層層下去,雖然是徵了棉桑,可是絲紡、成衣坊,卻等於是都向朝廷繳納了商稅。”

“再如工礦,如煤鐵之類,朝廷向他們徵稅,稅可以重一些,而幾乎所有作坊,都必須用到煤鐵,最後,等於是朝廷擬定的商稅,也都由各家工坊承擔,吳大人,以為如何?”

這個時代,收稅是個老大難的問題,以大明朝的組織能力,連糧稅徵收的都是磕磕巴巴,也就勉強能應付,要說效率,那是扯淡。

至於商稅,那就更加複雜了,商稅的複雜姓,比之農稅要複雜十倍以上,畢竟每個工坊規模不同,生產效率不同,盈利也是不同,若是把權利下放下去,讓地方官員自訂標準,肯定要鬧得雞飛狗跳。既然如此,那麼就採取一刀切的辦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從小兵做到諸侯

甜粥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