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清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二章 幼時夢魘,藥妃:血色貞女紗,風清雪,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藥妃:血色貞女紗,第九十二章幼時夢魘
“如此說來,太子在宣陽門暗殺九皇子,所憑的不過是莫須有的罪名?”此刻,紫蘇更能理解千容淺的悲憤與心寒。嘜鎷灞癹曉
將領們在前線為國征戰拼殺,不計生死,還朝後,卻要承受奸佞之人的誣陷與冤枉,哀哉、痛哉!
“事情微妙就在此處。”燕洵仔細地探查了詳情,心中仍有疑團未解,“人說九皇子並無謀反之心,但是,雍涼大營,幾乎是一夜間就多出了三百萬石糧草,又該作何解釋?大司農送往前方的糧草,勉強夠十萬大軍支撐月餘,但前方之戰,斷斷續續打了三個月,正是這糧草的補給引起了陛下的懷疑。”
“朝廷調撥的糧草只夠大軍消耗一月?”隱隱的怒火在灰綠色的眸底閃動,不敢置信地勾出一抹冷笑,“他們想要怎樣,眼睜睜地看著大軍糧草斷絕,而後被匈奴打敗?”
縱然千容淺私自囤積糧草,但在紫蘇看來著實是無奈之舉。
他所要面對的絕不僅僅是戰場上在明處的敵人,還有潛伏在朝廷中看不見的敵人。
或許後者比前者要更為陰險,更難應付。
“太子此舉,或許就是為了逼九皇子搬出這些私自隱匿的糧草,繼而動搖楚皇對他的信任。”燕洵對千容淺並無好感,卻堅信家國存亡應高於個人恩怨。
將權位的爭鬥捲入關乎邊疆安寧的對外戰爭中,實乃是小人的狹隘心胸在作怪。
“枉費太子飽讀聖人書這麼多年,他竟不懂得,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的道理。”感慨不已地搖了搖頭,紫蘇起身走到窗邊,悠遠的目光投向北方,“我雖見識淺陋,卻還知道,匈奴北患,如鯁在喉,時時侵擾,乃是我朝痼疾。”
“權力或許真的有股魔力,可以讓人瘋狂。九皇子越是出色,楚皇對他越是器重,太子便越是坐立難安。”燕洵從不與朝臣們議論爭儲之事,但在紫蘇面前,他總能敞開心扉,暢所欲言。
“九皇子能征善戰,威名遠播,他鎮守一方,也可滅匈奴囂張氣焰,邊境的百姓們才能過上好日子,如今兄弟鬩牆,一場宮闈禍亂,怕是要前功盡棄”思及未來局勢的走向,紫蘇無不惋惜地說。
燕洵踱步至紫蘇身旁,大掌輕拍了拍她的肩頭,語意嚴肅地叮嚀:“我與你說了這麼多,是希望你明白,朝局走勢、權勢爭鬥,瞬息萬變,非你我可以掌控的。這次,你助了九皇子,既然平安過關,我也不再多說什麼。但以後,行事要倍加謹慎,先要自保,懂嗎?”
“好,我明白了。”感動於燕洵的良苦用心,紫蘇誠懇地應道。
“我不宜久留,你早些休息。”燕洵轉身正欲離開,突然步履停駐在門邊,朗潤的嗓音中滿含關切:“中了毒,身子更要好生調養,有任何不適,告訴我,不要一個人承受。這裡不是相府你不再孤立無援。”
“燕洵,謝謝。”一席話暖人心窩,甜美的笑容在唇邊綻放,紫蘇目送著他的背影遠去
楚國,西北,隴西郡
對本在下。一行十幾人日夜奔襲,終於來到了隴西,這裡距離北疆大營不過百里之遙。
入夜,千容淺帶著部下們在一處隱秘的巖洞中落腳。
部將們升起了一堆篝火,圍攏而坐,燒烤著白日裡獵來的野物。
千容淺默默地走開,將颶風帶到河邊,大掌溫柔地梳理它黑亮的毛髮。
“殿下”樊籬細心地察覺到千容淺的沉默,緊隨其後,關心地問詢:“您是不是有心事?”
“樊籬,本王不甘心,真的不甘心”幽魅的紫眸中寒芒隱現,千容淺仰起頭,神色清冷地望著遼遠的夜空,“茫茫天地間,本王竟無處安身。”
“殿下何出此言?再過百里,就是北疆大營,那裡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