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真相大白,反清復明錄,德蘭Y,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近一個時辰,最窄的地方也在五十丈開外,不由心冷了一半。
這時,他正停身在絕谷邊緣的一塊突巖之上,下望雲鎖霧封的無底絕谷,怔怔的出神,不知如何是好。
他順手從突巖之上,抓取一塊塊的岩石,向那絕谷之中投去。一個一個又一個,連回聲都沒有,使得他休目驚心不已。
看來如果探不出秘道,就休想過峰,而據“飛雷手伍雍”說,峰上的人離峰外出,一年中難得有一二次,難怪“飛雷手”一守十年,毫無所獲。
他仍然下意識的以不同的角度方位,投著石塊。
當一個人在有事最疑不決,或是百無聊賴的時候,常常會有這一類毫無意識,也無目的的小動作,楊志宗正是這種情形。
但,天下事常常會碰上一個“巧”字,而於不意之中有驚人的發展。
喜然——
楊志宗投在右前方約二十餘文處的一塊石子,居然“鉻廣的發出一聲脆響。
不由容極欲狂,既有迴響,就證實有落腳之處,已過絕谷的一半,看來飛渡決不成問題。
他立刻沿邊緣向右移身到那發生迴響的地方,然後再以不同距離的方位,繼續投石。
半晌之後,他判斷三十丈之下,可能有一段石樑向絕谷之內延伸出去將及絕谷寬度的一半,因為再超過去,就沒有迴響傳來,同時這段石樑可能不太寬,根據授下石於的部位判斷,左右如偏勞五尺,一樣沒有迴響。
但這段石樑,僅是從投石測出,因為它隱在濃密的霧氣之中,運足自力,仍然無法看得到,如果楊志宗要下落的話,只能照判斷中的方位盲目下落
這需要極大的勇氣,一個不巧,萬元生理,必粉身碎骨無疑。
楊志宗無比堅毅的立站起來,又連續投下了數粒石子,認準了方位,猛提一口真氣,足尖微點谷緣,向那蒸騰的霧氣之中投麼。
楊志宗儘量提氣輕身,減輕下落的速度,估計已下落了三十丈之多,但兩足仍未踏實,不禁寒氣頓冒,如果判斷錯誤,立時就得葬身絕谷。
摹見身前現出一段黑忽忽的東西,楊志宗連想都不想,伸手便搭過去,一下措實,身軀卻已虛懸空中,不由驚出一身冷汗。
他手搭的,果然是一條寬只三尺不到的石樑,直向前沿伸出去。
一翻身上了石樑,憑他如電的神目,在濃霧之中,可看出十文遠近,只見這石樑寬不及三尺,像雞冠似的壁立在絕谷之中,兩側平滑如削,楊志宗若不是方才電疾的伸手搭上石樑,此刻怕不早已直墜谷底了。
他定了一回神之後,沿這道窄窄的石樑向前探進,轉眼之間,已到盡頭,約莫走了三十丈不到,向前望去,漾漾之中,現出一片黑影,他知道,那就是筆管峰了。
以眼前的距離推測,從這石樑斷口到達對峰,約二十丈左右。
二十的距離,在楊志宗來說,可並不是件難事。
雙足猛點石樑,身形疾逾飛矢的斜斜射起,到十丈高下之時。弓腰蠟腿,只一彈,安安穩穩的落到了峰壁之上。
峰壁雖然陡峭,但雜樹叢生,岩石磷峋,不愁沒有借力落腳之處,楊志宗大喜過望,不由自主的發出了一聲清嘯。
摹在此刻—一
兩道強勁的掌風,突然臨頭罩下。
楊志宗聞風知警,冷笑一聲,身形向外暴彈而出,虛空劃了一個弧形,世無其匹,堪堪讓過那兩道勁風。
身形一站巖壁,又覆電射而起,向上飛昇,連連縱躍騰飛,捷逾滾探飛鳥。
後面傳來兩聲驚“陰!”之聲,楊志宗故作不聞,一味的朝峰上射去,烽上卻不比絕谷,雖然一樣霧氣,但卻很稀薄,以楊志宗的功力修為而言,不妨礙視力。
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